大宋朝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是由于在东亚地区缺乏对手,朝廷水师大多只是个花架子、样子货,若论船只型号、大小、风帆、动力驱动等,甚至还不如两浙、福建、广南东路的民船。
五代十国时,割据淮南的杨吴政权,就在通州长江出海口的两大沙洲设了崇明镇,并在西沙洲也就是顾俊沙洲开办船场,这里就出现了一种海河两用的船型,称为“沙船”。
沙船的特点是平底,船底宽大,适合高载重,风浪小时,也能够沿着海岸进行短距离的航行,更偏向于内河、长江运输。
这种沙船并不适合海战,但大宋朝缺乏从海面上来的敌人,于是沿海的水师,几乎装备的都是这种平底沙船。
李俊这一次派为战斗主力的四艘火炮船,都是叶春设计并主持修造的。
叶春是泗州人,但常年在江南务工,也曾去过福建路,却学会了泉州一带的新型海船,也就是福船。
早在唐朝时,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的商队就已经从阿拉伯半岛,沿着印度,到达了广州、泉州一带。黄巢起义后流动到岭南,对广州的大食商人进行了一次大屠杀,于是到了大宋朝,泉州就成为大食人的主要聚居地。
华夏的造船工匠们,便学习了大食海船的优点,结合本土的技术,就此造出了赫赫有名的泉州福船。
福船的特点是尖底方头宽尾,再加上华夏特有的水密舱装置,可以说相当适合海外远航。
李俊带来的四艘火炮船,就属于叶春与孟康两位造船大师共同的心血,可以看作是福船的一种改进型,比沙船更稳,航速更快。
这两个优势,让梁山船队在与明州水师对战中占据了上风。明州水师派出的两千料楼船,仍旧妄图依靠船体高大,通过拍杆、撞木等近战手段居高临下,但火炮船完全不给任何靠近的机会。
放一轮火炮后,李俊就不断打出旗语,调转方向,始终保持着与官船的平行,然后继续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