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高丽内附的好处

朝鲜行省的顽固高丽遗老遗少造反不可怕,因为朝廷已经找到了一个快速安稳地方的好办法,那就是仿漠北例,祸水外引。

高丽不是有一些仍旧心向王族的人么?将这些人挑选出来,跟随汉军进攻日本倭国,既能得到好处,又能将不稳定的这股力量牵引外泄,还能在战争中将这股力量给消耗了,这就是三赢的局面啊。

秦桧接到任命,领了旨,交接了权力,便高高兴兴地向朝鲜行省的省府所在地、真番府松岳城,也就是高丽时代的开京而去。

此时张顺已经进驻开京,金富轼也接到调令,同样高高兴兴地准备乘船入京师而来了,王伦说话算话,金富轼封鸡林县公,出任工部侍郎,为参知政事,协助洛阳府的宫殿建造事务。

虽然没能直接升为诸部寺长官之一,但“参知政事”就让金富轼很是满足了。

新朝的“参知政事”并不是具体的官位,而是一种加权,内阁会议一般以三省诸部寺长官出席,有“参知政事”这个加权,金富轼就可以以侍郎的身份参加内阁会议,有出言、建议、反驳等诸多权力,可以说已经进入到帝国最高决策圈里面去了。

朝廷还有一种内阁扩大会议,根据具体的议题,与会的官员范围会扩大,人员也并不是固定的,比如商讨驿站铺设时,工部、驿部甚至商部的中低级官员就可以参加。

金富轼有了这个头衔,就意味着但凡国事会议,他都有权利列席,更加重要的是,朝廷欲迁都,新的国都营建,他也有份参与,这可是难得的殊荣啊!

从开京向南入罗州,在罗州港坐船出发前往蓬莱府,张顺派了得力亲信以战船护送,阮小二也派了一支船队护送,一直到了蓬莱府,然后杨林就亲自迎接着,将金富轼以及数名接受朝廷征召的前高丽世家官员护送到了东京城。

金富轼这一次是将家人全部都带来了,他终究还有些传统儒生的思想,觉得弑主这件事是人生无法遮掩的污点,家人留在临屯府他也不放心,不如举家迁徙入中原。

王伦召百官设宴款待,隆重迎接,不管怎么样,金富轼这个“高丽马骨”他都要用心笼络,而且金富轼也是个有才能的,至少物有所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