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李景隆的来头可是大的很,他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开国名将。李景隆作为将门之后,在朱元璋晚年深受器重,是当时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
然而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却是颜面扫地,成为了世人的笑柄。
当朱棣得知李景隆率50万大军北上时,直接把北平城交给了王妃和世子,自己则带兵去宁王那里借兵。燕王妃也不愧是将门虎女,动员城中老幼趁着天气严寒往城墙上浇水,使北平变成了一座冰城。
而朝廷大军都是南方人,因为水土不服,缺少御寒衣物,不仅攻不下北平,而且冻死冻伤者甚多。等到朱棣借兵归来时,朝廷的50万大军已成强弩之末,李景隆匆匆排兵列阵,结果不出意外的被朱棣击溃,全军覆没,留下粮草辎重无数。
经此大胜后,朱棣志得意满,自认为天下无敌,王位近在咫尺。没想到在南下进攻济南时被铁铉和盛庸挡了回去,在东昌之战遭遇一生之中最大的失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痛哭流涕。
在此之后,朱棣与朝廷围绕着山东进行拉锯,僵持不下,战事进入焦灼之中。朱棣毕竟只有北平周边一隅之地,若是打持久战,很难耗得过坐拥全国的建文帝。
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建文帝也快灵璧之时,在灵璧之战中彻底击溃了朝廷大军,俘虏了平安等人,朝廷再无一战之力,沿途守军也不再抵抗,纷纷倒戈投降,燕军顺利地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
此时建文帝还抱着固守待援的心思,只要燕军久攻不下,勤王大军及时赶到,那么南京之围自解。然而南京城内的宗室勋贵早已是各怀鬼胎,虎王朱慧和曹国公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进城,建文帝绝望之下在宫中点燃熊熊大火,从此失去了踪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朱棣对重于建文帝的文臣进行了血腥清洗,对投降的武臣虽然表示既往不咎,甚至还加以封赏,但是在皇位稳固之后还是将他们逼死。
1402年,43岁的朱棣正式登基称帝,改元永乐,废除建文年号,将一切政令恢复到了洪武时期。朱棣登基后首要大事就是安抚宗室多加封赏,同时逐步削除藩王的兵权,使他们变成富贵闲人,无法对皇位产生威胁。
这样虽然能让皇位在自己的子孙中传承,但也给明朝留下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自明朝开国伊始,朱元璋就有迁都到北方的想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施。明朝首都依然是南京。
到了朱棣这里,经过30年的休养生息恢复生产,明朝的国力已经达到鼎盛状态。朱棣下旨将北平升格为BJ,开始迁都做准备。为了扩展朝贡贸易,宣扬大明国威,自46岁开始,朱棣派郑和六下西洋,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
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海上航行,也是古代朝贡贸易的顶峰。浮云之广,远迈汉唐。成功训练着呼胜意,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次年,朱棣又下旨修撰《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古代典籍大成的中国古代第一大类书。
全书总计卷,收录图书七八千种。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保存至今的只有几百卷而已。
在文化和外交领域取得显着成就后,朱棣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扩大明朝的疆域。他派遣大军远征安南,成功将其纳入明朝版图。但由于不断的叛乱,明军疲于应对,最终在宣德年间不得不撤军。
——“可惜了永乐大典了,这可比鞭子那破四库全书强太多了。”
——“确实可惜了啊,古今第一奇书啊。”
——“征讨安南是必须的,因为要为下西洋打前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