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清查工作他早前在上年就已经定下了方案。
当时他早已获得确切情报,北京府域出现了一个与先元有联姻的军事势力,企图在来年的初夏,联合北方边防线上的敌军发动攻势,夹击我军的长城防线。
这一举动对于当时大明帝国诸多重臣来讲,绝对是不可容忍的严重威胁。
那句“驱除异族,统一中原”的口号自朱元璋称作吴王之日起,就成为了最嘹亮、最深入人心的宣言,也是麾下文武臣仆奋斗的目标。
然而,正当帝国已稳固地掌控天下,平定四方已有十多年之时,忽然传来京北重镇——北京的防务遭受内部背叛与外界渗透的消息。
这样的突然变化立即点燃了本就相对宁静的庙堂之论的巨大争议。
要是胡惟庸案件发生的时机稍早一步,令满朝上下一心无暇他虑;只怕关于北方边境的问题早已比朱元璋原先预期的更为迫切地被提到了议程。
面对内部纷争和外交挑战,倘若朝廷暂时顾不上北方局势的调整,并非意味着彻底忽视清除叛乱者。
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拥有一支可随时调遣的力量。
曾经的亲军都尉府在转化为锦衣卫后,复杂的架构极其庞大,往往难以让外界窥知其中的全貌。
因此,派遣一支部队暗中调查北京事宜,虽并未引起多大风浪,也在朝廷内部掀起不小波澜。
只是未曾料想,原本看似稳妥的战略计划却因迟迟未有明确反馈,而使得情况变得更为棘手。
感受到皇帝那股不凡的压迫力,几人膝行地上,不敢有所动作。
这些过去的追随徐达的人,尽管曾在征战生涯 ** 同经历了众多战斗,他们深知徐达之于世便是接近皇帝之躯的将军,也是朱元璋长久以来的好友和有史以来第一大功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皇帝需亲临战场时,必是站在徐达旁准备接受调动的那个勇士。
常遇春亦同如此,不幸的是他壮岁而殇,在征途上英年猝毙,令这位 ** 心感痛惜。
久在龙御身边,这些人知道与大多数仅是为了威胁威逼下级的不同——这位皇帝不仅生于底层,其决策果断并非仅仅是言语之辞那么简单。
正是基于此,他们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认识到继续沉默将会危及自己的性命。
带头的锦衣卫毅然决定打破僵局,深深地扎了一下膝盖骨来坚定他的意志,接着他双掌合十向朱元璋所在之处行了个郑重的礼,随后将头猛地垂下撞向地面,三次重重磕在地上,才慢慢抬起身子向皇帝汇报了情况。
在这股强烈压力的催促下,他们明白若是再保持沉默,三人都有可能会在这场面下陨落。
这位首当其冲的卫将,狠狠的对自己下了一回狠劲——仿佛是在自我提醒与激励。
继而以敬重的态度向皇座致意,双手举起的同时脑袋重重碰触地面。
完成叩拜动作后,他连摔三次响头方才抬头,向朱元璋给出最终的答案。
"下属在北平城内的调查工作已有初具雏形,清点发现疑似参与与从前元势力勾连的叛徒共计18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