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杨慎代父亲杨廷和函致陕西巡抚蓝章,称杨慎将亲自带着喻氏的灵柩回到四川,请求派遣人马护送。
二月二十七日,杨慎第三次出京,与王安人扶继母喻夫人的灵柩离开京师回到家乡。
杨慎一行人到达陕州,巡抚蓝章遣使者迎接。
抵达西安后,蓝章又设馆饯别杨慎。
杨慎离陕西后,于途中四月二十三日向巡抚蓝章致函答谢。
服丧完毕后,杨慎恢复翰林院修撰的职务。
正德十二年,因明武宗喜欢到处巡游,不理朝政。
杨慎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
武宗根本不理睬,依旧我行我素。
杨慎无可奈何,只得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后,授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嘉靖二年,杨慎参与纂修《武宗实录》,充任纂修官。
杨慎利用给世宗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世宗。
如对已判死罪尚未诛杀的佞宦张锐、于经等人,由于大肆行贿,世宗破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
杨慎在经筵讲课时,便特地讲解《舜典》。
“圣人设立赎罪的法子,是用于不大的罪过的,是为了让百姓自做新人,如果是首恶或大奸,没有可以用钱财赎免的道理。”
世宗听后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
杨慎因性格耿直,既失欢于皇帝,又结怨于权奸。
虽胸怀壮志,力图报国,但其政治才能在当时是难以施展的。
在内阁“大礼议”的纷争中,突出表现出杨慎的“叛逆”风骨。
当时,张璁、桂萼等新贵为迎合上意,攀附权奸,主张在宪宗与武宗之间,加入睿宗,杨廷和父子和许多大臣坚决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嘉靖三年三月,杨廷和辞官归里,大礼议再度兴起。
六月,杨慎同三十六人上《乞赐罢归疏》辞职,不愿与张璁、桂萼等“无耻小人”同列共事。
七月十五日朝会集议时,张璁斥责廷臣欺君,吏部尚书何孟春责难张璁,群情汹汹。
罢朝后,何孟春率百官力争,杨慎激动地说。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
并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人在金水桥南,称要共同抨击不和张璁据理力争的人。
何孟春、金献民等人奔走相告,于是二百二十九人到左顺门前候旨,从早上到中午都不退去。
世宗大怒,将带头八人下诏狱。
杨慎和王元正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
世宗便下令逮捕五品以下的官员如杨慎等一百三十四人入诏狱,加以廷杖。
杨慎于七月十五被捕,十七日被廷杖一次,死而复苏,隔十日,再廷杖一次,几乎死去,好在云璃在此时出手稳住了他的伤势,才保住了他的一条命,不久后他就被充军云南永昌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