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景与大乾的恩怨已久,两国纷争不断,素来没有任何官方和民间的联系。
宿怨可追溯至百年前,按理说,景国人连进入大乾境内都难,更别说景国世子能安然来到乾都。
庞奇却正色道:“一开始下官也觉得不可能,但经过张家主的告知后,下官自认为应该不假。当年,或许真有这个例外。”
“张家主说了什么?”
“永和帝中年登基,六十年前,正值他刚刚登基不久。那时候,两国在边境征战不断,陇西境民不聊生。永和帝乃是仁君,曾力主两国和谈,结束百年宿怨。本以为只是一厢情愿,但永和帝议和的建议传到景都之后,当时的景帝居然同意了,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这...不可能吧?若曾有这样的事情,那史册中为何没有记载?”
“因为议和只持续了三年就流产了,两国再次对立。永和帝授意刻意抹去了这段历史,并严令臣民不可提起,当年还因此焚书坑儒,杀了数千人。”
“到底怎么回事?既已和谈三年,最终为何失败?”
“具体不知,张家主也不知内情。但他知道,和谈持续的那三年间,曾有一位景国质子被送来乾都,便是这枚令牌的主人!”
“质子?”
徐安颇为惊讶,道:“景乾两国恩怨已久,一朝和谈,相互留有质子,倒也可以理解。但留的不都是皇子吗?景国却派来一个亲王世子而已,而且永和帝也答应了?”
庞奇一笑道:“起初下官也有此质疑,但张家主说了,当时的景帝只有一子。若将之送来乾都为人质,那景国便会后继无人。于是,便只能退而求次,改让一个亲王世子来。不过那位景国世子并不一般,而我朝也只是派去一名公主为质而已,永和帝也就答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呢?”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景国突然杀害了我朝作为人质的那名公主,首先撕毁协议。永和帝大怒,便也斩了那位景国世子,并发兵陇西。至此,和谈宣布失败,两国重新对立。”
“原来如此。但这与我们目前所查之事有何联系?”
“有。张家人说那位景国世子在滞留乾都的三年中,曾与守龙军有过接触,并留下了一个随时可以颠覆我朝社稷的隐患!”
徐安沉默,心中颇为震惊。
若庞奇得到消息属实,那五十年前永和帝在位时,守龙军组建的那事儿也就有了解释。
六十年前,那位景国世子身在乾都,通过某种手段秘密接触守龙军,并留下了一个“隐患”,企图颠覆大乾。
而这个“隐患”在景国世子被杀后数年,才爆发出来。
也就是五十年前,永和帝持剑于宗人府斩杀当时那位大宗令之事。
当时景国世子接触之人,其身份也就不言而喻,就正是被永和帝亲手杀死的那人!
事后此人被证实谋反,守龙军便退去。
也是那时,徐敬之从守龙军现役编制中退出,在永和帝的扶持下开始入朝为官。
两个事情联系起来,倒也显得合情合理。
但却无法严谨地证实其真实性,一切都是由人口中得知。
若这消息背后有人故意误导,那便无法还原真相。
深思了片刻之后,徐安沉声道:“你是想说...今日守龙军的异常举动,与当年那位景国世子留下的隐患有关?”
庞奇确认道:“是。张家人说,当年是张太尉监斩的那位景国世子,并从那人口中得知了那个“隐患”的秘密,但他并没有告知后人,而是将这个秘密写成书信,交给一个挚友代为保管。我们只需要找到当年张太尉那封信,就可知道此次守龙军事件是否与那位世子有关,并瓦解他们的阴谋。”
徐安却摇头道:“不对!张太尉既然知道“隐患”的秘密是什么,当时为何不告知永和帝,而是写信留给挚友?我看,咱们先别急着把二者联系到一起,先确认到底有没有这位质子再说!以免,落入了某些人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