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农具

煤山铁矿的事走上正轨后。

李知月将精力放在了农事上。

这几天前来报名领地的农民还真不少。

虽然第二季的稻子可能颗粒无收,可这不是还有第一季么,不用交租子,那么第一季的粮食除了交税,剩下的全是自己的,大白米换成粟米或者豆子啥的,吃到年底问题应该不大。

那些没地的农民,决定铤而走险一次。

而金平县的一些小地主感受到了浓浓的危机。

衙门放出的地不要租子,而他们却收取高额的租金,万一佃户都跑了咋办?

那岂不是会和陈家一样被摆一道?

原先陈家租子是七成,那些小地主收的是六成,这事儿一出来,他们互相之间一合计,赶紧降到了五成。

总算是稳住了大批的佃户。

三天时间,一万八千亩地,全都分了下去。

李知月不太懂农事,她选了十几个有经验的老农,让他们帮忙育种,然后再将种子分发下去。

在育种的时候,农民们忙着耕地翻田,并灌溉。

站在田埂上,李知月一个头两个大。

虽然她不懂这方面,也知道这些农民使用的农具实在是太落后了一些,那翻地的犁太笨重了,人累,牛也累。

还有,因为基本上没有水利设施,灌溉是自己挑水,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块地,要挑到至少一指深的水,得耗费多少精力。

这还是稻田刚开始而已,等开始插秧,需要的水更多,到时候更忙。

李知月立即回到营帐,开始画图。

程长宴母亲留下来的小册子上,并没有关于农具的图样,她只能凭着记忆去画。

好在上辈子自己看了足够多的的书籍,闲着时看电视看新闻,多多少少有农村的图景。

现代人耕地的那个犁似乎叫曲辕犁,会更省时省力,且操作灵活。

李知月画了好多张图,这个也像,那个也挺像,具体是什么样,她也摸不准,只得找人先做几个出来,再让老农民试一试,哪个用起来更省力,应该就是哪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