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金院长

状元来自垃圾场 重玖 1123 字 4个月前

就这样,周迎春开年后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对年前自己家发了宣传单的那些工厂、商店、居民小区进行精准地拜访,几乎一家一户都上门将自己家经营的范围、各类废品收购情况、上门收购承诺等一一向对方进行解释,并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这世上的事情,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周迎春这股劲,被费秋英在电话里称为叫“闷头游水(游泳)”,意思就是不问结果,只是闷头朝着目标努力。

但还真别说,她这么认真努力,效果还是不错的,先是原来码头附近的那些居民,本来是没有留废品的意识的,因为多年以来,废品基本上就是当垃圾扔掉的,现在李家上门,说再多不嫌多,再少不嫌少,只要一个电话,李家就会派人上门来收购。

那望星桥堍的公寓房,大多数是旧的房子,都配有自行车库,李家上门拜访后,家里老人就把废品放车库里,攒了一些后,一个电话,不消两个小时,铁定有人上门来收,钱不多,买包盐还是可以的。

老城区就是从望星桥这边开始,慢慢往四周蔓延,三对干爹干妈,开始收的废品不多,但慢慢接到的电话多了,离望星桥越来越远了,范围越来越广了,收到的废品多起来了。

本来六人早上出门是三辆空的电三轮,下午回去就是大半车废品。

后来废品越收越多,往往中午就要送回环宇。

本来中午是不回环宇吃饭的,后来也都回去吃饭,趁机把一车废品卸了。

在环宇附近的那些工厂,在周迎春的努力下,也慢慢打开了局面。

这里面俞文娟帮了很大的忙,她召集了本地那些厂里的老板娘,到环宇和周迎春喝茶聊天互相认识,把这些厂的废品回收给周迎春争取了过来。

其中有一个老板娘是外地人嫁到了陈家村,认识周迎春后,又把在附近开厂的自家亲戚给介绍给了周迎春,于是,就像一个一个串起来似的,那些外地来陈家村办厂的老板娘也慢慢地和周迎春认识、熟悉起来。

这些老板娘还成立了民间组织,平时各忙各的,但每半个月总会有人组织聚会:喝喝茶吃吃饭、聊聊天逛逛街、旅旅游购购物。

时间长了,互相按照年纪,互称姐妹,搞得很是亲热,李家的回收站,和市里居民区收到的相比,这些工厂的废品肯定更多,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

经过这么半年的努力,环宇的收入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而且不是一点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