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头听着,突然眼睛有些酸胀,当即就要拍胸脯“这书院,咱们建了,不要工钱。”
“这怎么能行?”
“能行,姑娘,咱们是粗人,但也知道,那丧良心的事,咱们肯定不干,这也算是给家里孩子积福了不是?”
那工头犹豫了一下“咱的孩子也能来不?这束修多少啊?”
“不用束修,只要自己准备好笔墨纸砚。”
工头算了算,当即就要把孩子送来,他们一家子,世世代代都是在地里刨食的,他还能带着族里的男人一起出来干活,可说到底,还是平头百姓,若是能养出个读书人,才是真的能改变命运。
至少,他们家娃娃往后也能当官。
温知渝想了想,让官府贴出布告,百姓未必会相信,但百姓口口相传,恐怕会更有用一些。
便定下心来,和眼前人详细说起了江淮小学。
“啥,姑娘也行?”
“我同公主殿不也是姑娘吗?”
那能一样吗?你们是贵人,怎么能和我们一样呢?
“我也是寻常家中的女儿,许是,您姑娘也有经世之才,只是不曾有人教导。”
官府要办官学,叫什么江淮小学,不要束修,男娃和女娃都要,八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的,都可以报名。
笔墨纸砚可以在学堂里面买,比外面的便宜,姑娘,则免费提供笔墨纸砚。
在众多怀疑,惊讶,错愕,好奇……的目光中,江淮小学轰轰烈烈的开始建造了。
那个工头也带着些私心,尤其是和他一起做活的人,里面不少人还得喊他一声叔,或者爷嘞。
“咱们这是要建书院啊?”有人瞧着图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说,这是给娃娃们上学用的。”
“这么大?”
“可不是?殿下说了,这书院不要束修,而且不论是农家还是商户子,报名了,都可能选上。”工头说完,等着人反应了一下,眼看着这些人都明白了,那可是读书人啊,对他们来说,这三个字可谓是遥不可及。
工头瞪着眼“那还等啥呢?找个人,回去报信啊,让家里婆娘给娃娃做一身衣裳,看着精神些,不然人家夫子能瞧上吗?”
一群人一哄而散,要去找人写信,村子里有人认字,这事可不能耽误。
“陈老蔫,你过来。”工头朝着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招招手。
“二叔。”
工头看着自己这个侄儿,就生了个丫头,然后就伤了身子,郎中说生不了娃娃了,没儿子,那就是没香火了啊,所以,一个壮汉就这样抬不起头了。
到时候只能花银子从兄弟那过继一个来了,否则,都没人给自己养老送终啊,不过这人的媳妇厉害,凶的很,将女娃护的和眼珠子一样,都能和公公婆婆对上。
“你家巧娘,今年刚九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