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徐霞客及古代旅行大家:以脚步丈量祖国山河的史诗篇章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914 字 2个月前

小主,

《徐霞客游记》的版本众多,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重要版本还有丁文江本和褚绍唐、吴应寿整理本,以及朱惠荣校注本等。这些版本在整理过程中,都尽可能地依据现存的抄本和相关资料,以还原徐霞客原着的面貌,并进行校勘、注释等工作,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着作。

《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书”。这本地理着作也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介绍和研究岩溶地貌学和洞穴学的地理学着作;

同时,为中国地理地貌研究、山川水文研究、人文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文本载体。

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徐霞客怀揣憧憬开始外出游历,游历了太湖、齐、鲁、燕、赵等地,攀登岱山、游览孔庙、孟庙等名胜古迹。他还游历了天台山、雁荡山、白岳山、黄山、庐山等。在天台山,他险些坠入百丈悬崖;在黄山,他纠正了民间关于天都峰高于莲花峰的说法,并指出黄山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

母亲逝世后,守孝期满的徐霞客于崇祯元年(1628 年)开始远程游历。他前往玉华洞、罗浮山,考察福建地区的主要水道;再次登天台山并仔细考察水系;北上前往京师、五台山、恒山,考察两山山系特点等,并探讨恒山山脉植被、地表与坡向之间的关系,记录当地煤炭储存情况。

在外游历多年的徐霞客深感岁月无情和身体疲惫,回到江阴老家休整一段时间后,崇祯九年(1636 年),徐霞客前往滇云游历,开启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行。

此次远行,他多了一位旅伴——静闻和尚。静闻是一位虔诚的佛家弟子,曾刺破手指蘸血书写过一本《法华经》。他慕名找到徐霞客,希望徐霞客能带他去云南的鸡足山迦叶寺礼佛,以了其人生大愿。

旅途并不顺利。他们行至湖南湘江时,遭遇强盗惊吓,加上风餐露宿,静闻和尚不幸圆寂。徐霞客料理完后事,本可就此结束旅程,但他却做出了令人不解的决定——继续前行,完成静闻的心愿。

他背着静闻和尚的骨灰,一路历经艰辛。靠着野菜干粮充饥,甚至当掉所有能当的东西以筹集盘缠,翻越广西十万大山,进入四川,越过峨眉,沿着岷江到达松潘,随后又渡金沙江、澜沧江、丽江,过西双版纳,最终到达鸡足山。

在鸡足山迦叶寺的佛像前,徐霞客泣不成声,将静闻的骨灰安葬于此。但他知道,静闻作为虔诚的佛门弟子,最大的心愿是去佛教圣地朝圣,于是他又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前往西藏。

以徐霞客当时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这无疑是个近乎疯狂的举动。但他毅然拖着疾病缠身的躯体,走向遥远、神秘且荒凉的高原。经过半年跋涉,他翻越昆仑山进入藏区,用几个月时间朝拜各大寺庙后踏上归途。

徐霞客本身具有高尚的品德、重情重义的性格以及对承诺的坚守。徐霞客与静闻和尚结伴同行,共同追求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在旅途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静闻和尚不幸离世,徐霞客出于对朋友的尊重、对友情的珍视以及自身的道德准则,选择完成静闻的心愿。这是出于人性中的善良、正直和责任感。

徐霞客受丽江土司木增邀请前往丽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提出长江上源为金沙江,推翻了岷江为长江上源的记载,还记录了腾越州的地热温泉情况,后返回鸡足山撰写山志。

崇祯十三年(1640 年),徐霞客在云南丽江。 因积劳成疾,双脚患病难以行走。丽江土司木增给予了他帮助,派遣8名纳西族壮士,用竹舆(俗称滑竿)将他抬至湖北黄冈,徐霞客从这里乘船沿长江东下,回到了江阴马镇(今徐霞客镇)故乡。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54岁的徐霞客因病于江阴逝世。葬于江阴县马镇南旸岋村

徐霞客临终前留下遗言“此生无憾”,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介布衣,在34年的时间里游遍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已经没有遗憾了。

《徐霞客游记》书中石灰岩地貌和岩石性质的考察记述,早于欧洲相关研究二三百年,且对钟乳石、石灰岩地貌成因的分析与今天基本符合。

对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原因有明确认识,如在游桂林龙隐洞时写道“悬石下垂,水滴其端,若骊珠焉”,表明他认识到钟乳石是由水滴形成;游云南保山水廉洞时指出“崖间有悬干虬枝为水所淋漓者,其外皆结肤为石,盖石膏日久凝胎而成”。

对溶洞的描述十分详细,《游记》中记载石灰岩溶洞280余个,亲自入内考察的有250个之多。他形容某些溶洞“高穹广衍,无奥隔之窍,而顶石乎覆,若施幔布幄”。

对岩溶地貌描写,如,峰峦“嗟峨层叠,中空外耸,上若鹊桥悬空”,写奇石“石片片悬缀,侧者透峡,平者架桥,无不嵌空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