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挤兑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049 字 2个月前

消息走漏之后,由于担心钱庄存银有限,和这家钱庄有业务往来的客户纷纷前来提前结算,提取量超过了钱庄库存银上限,无法偿付,就被称作挤兑。

无论钱庄之前经营的多好,信誉多高,只要发生了挤兑,且无法支付,生意立马一落千丈,大概率是关门倒闭的结果。

说到底,钱庄干的就是一个字,信。人家把真金白银存在你家了,只换来一张票据,如果不是信你,谁会这么傻?而失了信,也就没了干钱庄生意的本钱。

为什么说钱庄发生挤兑的概率并不高呢,因为这是个比较特殊也比较封闭的行业。由于门槛很高,绝大部分人参与不进来,相对的竞争气氛也就不那么足。

做为同业者,既然大家都能吃饱,何必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互相拼命,必要的时候互相拉一把反倒成了约定成俗。

通常来讲,新钱庄筹办之初就要先备足了礼物,以后来者的姿态去当地拜会同行,获得了认可之后才能继续往下准备。

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晋商和徽商的钱庄银号出名,却很少听到其它地方的人干这个行业,就是因为晋商和徽商进入这个行业时间早,抱着团的阻止其它商人染指。

如果你不听劝非要硬干,那就会引发各种合法或者非法的排挤手段,其中挤兑就是最狠的招数。当几家、十几家钱庄银号联合起来发起挤兑时,仅靠一家一户的能力很难抗衡。

而且开的分号越多、散布范围越广,漏洞就越多,几乎无法预防。毕竟当时没法联网转账,全要靠分号的存银撑着,好汉难敌四手、恶虎也怕群狼。

有人说了,历史上虽然晋商和徽商开的钱庄银号多,也不是一手遮天,很多城市里都有不属于他们的钱庄和银号。

没错,确实有,但规模都比较小,分号也少,更多的还是本地人在本地开设的独家字号,没有异地通存通兑业务。只守着一家,或者临近的几家,确实就不太怕挤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