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道心初定

**第七章:道心初定**

山间雾气缭绕,阴沉的天空像一张无尽的幕布,将整个深山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白逸尘站在悬崖边,身后是那一片茅草屋和竹林,前方是深不见底的谷底。茫茫山川,幽幽静静,只有风声在耳畔低语。他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心中却是一片混乱。

自从江湖派进山挑衅,白逸尘就一直心绪难平。那一日,江湖派掌门莫青云带着弟子们闯入茅山,言辞激烈,指责深山派固步自封,不懂变通,将茅山术的精髓束缚于一隅之地,无法为世人所用。白逸尘与莫青云在山门前交手,两人斗法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最终,莫青云见机行事,迅速撤退,只留下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茅山术本是济世救人的术法,你们却甘于藏身深山,苟且偷生。”

那句话如同一根刺,一直扎在白逸尘的心中。他不止一次问自己,深山派的道心究竟是什么?他们潜心修炼的目的又是什么?难道真的如莫青云所言,他们是在逃避世事,只求自保?

“师兄。”一道柔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白逸尘转头,看见苏月瑶正站在不远处,目光关切地看着他。她手中捧着一个瓷碗,碗里冒着热气。

“月瑶。”白逸尘勉强一笑,“你怎么来了?”

“你已经站在这里很久了。”苏月瑶走近,将瓷碗递给他,“喝点热茶,暖暖身子。”

白逸尘接过瓷碗,温热的茶水透过瓷壁传递到他的手心,却未能驱散他心中的寒意。他抿了一口,望向远方,眼神迷茫。

“师兄,你在想什么?”苏月瑶轻声问道。

白逸尘沉默片刻,终于开口:“月瑶,你觉得莫青云说的对吗?”

苏月瑶一愣,随即明白他的意思。她知道莫青云的言语对白逸尘的打击有多大,也知道白逸尘这些天一直在反思。

“我不知道。”苏月瑶如实回答,“但我相信师父的教诲,深山派有自己的道心,我们追求的是心中的宁静与安详。”

“可是……这样真的对吗?”白逸尘的声音有些低沉,“难道我们真的要一直躲在深山,远离红尘,避开世事?茅山术本应是济世救人的术法,我们这样做,是否违背了茅山派的初衷?”

苏月瑶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她从未见过师兄如此困惑,也从未见他对自己的道心产生过怀疑。

“师兄,每个人的道心都不同。”她轻声说道,“你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心。”

白逸尘苦笑:“道心……何其难求。”

苏月瑶沉默片刻,忽然说道:“师兄,去找师父吧。或许,他能给你答案。”

白逸尘抬头看了她一眼,心中微动。他知道,苏月瑶说得对,只有师父才能解答他心中的疑惑。

---

茅山深处,一座古朴的木屋立于山巅,四周被竹林环绕,显得幽静而神秘。木屋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盘膝而坐,双目微闭,仿佛在打坐参禅。他的面容安详,气息绵长,如同一尊不动的古佛。

白逸尘站在木屋前,心中有些忐忑。他已经很久没有与师父单独相处,更不用说向师父请教心中的疑惑。但他知道,如果他不来,心中的迷雾将永远无法散去。

“师父。”他低声唤道,恭敬地向老者行了一礼。

老者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深邃,如同一汪深不见底的潭水。他看着白逸尘,似乎早已知晓他的来意。

“逸尘,为何而来?”老者的声音平和,如同山间的清风。

白逸尘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弟子心中困惑,特来向师父请教。”

“困惑?”老者微微一笑,“说说看。”

白逸尘将自己心中的疑虑和莫青云的话一一道出,最后,他望着老者,眼中带着期盼:“师父,我们深山派一直隐居山林,不问世事,这样真的对吗?”

老者静静地听完,目光没有丝毫波动。他看着白逸尘,淡淡道:“逸尘,你认为何为道心?”

白逸尘一愣,犹豫片刻,摇了摇头:“弟子不知。”

老者叹了口气:“道心,乃修行之本,是每个修行者的初心和目标。没有道心,修行便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但什么是我的道心?”白逸尘忍不住问道,“弟子一直以为,道心就是追求修为的提升,领悟茅山术的真谛。但现在,弟子却觉得,自己好像迷失了方向。”

老者微微点头:“你的道心一直是模糊的,因为你还未找到真正的自我。修行,不仅仅是追求力量的提升,更是寻找自己的内心,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

“找到自己的道……”白逸尘喃喃自语,似有所悟。

老者起身,走到他身旁,望向远方的山脉:“茅山术的确是济世救人的术法,但这只是它的一部分。每个人的道心都不同,有人选择出世,有人选择入世。我们深山派隐居山林,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纯净,而不是世俗的功名利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逃避世事。”老者继续说道,“我们只是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守护这个世界。每当江湖动荡,我们深山派也会出手,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白逸尘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一直以来对深山派的教义都有些迷茫,总觉得自己无法完全融入其中。但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一些。

“那么,弟子该如何找到自己的道心?”他抬头看着老者,眼中闪烁着疑惑与渴望。

老者微笑道:“道心,不在他人,只在自己。你需要的是时间和经历,去寻找,去感悟。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轻易放弃。相信自己,相信你的内心。”

白逸尘默默点头,心中仿佛有一团迷雾正在慢慢消散。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现在,他找到了方向。

---

离开师父的木屋,白逸尘漫步在山间小道上,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山间的雾气已经散去,阳光透过竹林,洒在地面上,仿佛给整个山林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找到答案了吗?”苏月瑶站在小道的尽头,微笑着看着他。

白逸尘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或许吧。”

“那就好。”苏月瑶轻轻舒了口气,“师兄,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心。”

白逸尘深吸一口气,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渐渐生出一种坚定。他知道,自己的修行之路还很漫长,但无论前方有多少坎坷,他都不会再迷茫。因为他已经明白,道心不在他人,而在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心,只要坚定信念,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月瑶,我们回去吧。”他转头看着苏月瑶,眼中带着一丝笑意。

月瑶点了点头,与他并肩而行,朝着山下走去。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带来了久违的温暖。而在他们的心中,一片明朗。

白逸尘和苏月瑶一路走回了山下的茅草屋,竹林中的小径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一如他们从前在深山中度过的那些安稳日子。虽然白逸尘心中已经不再如之前那般迷茫,但他知道自己需要时间去消化师父的话,也需要更多的历练去寻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心。

他与苏月瑶回到了自己的茅草屋,屋内简朴而整洁,桌上的茶具还带着温暖的余温,似乎在等待着他们回来继续未完的话题。白逸尘坐下,目光落在桌上的茶壶上,仿佛透过它在看向更远的地方。

“师兄,你在想什么?”苏月瑶轻轻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关切。

白逸尘没有立即回答,他低头看着桌上的茶杯,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月瑶,你说茅山术究竟是什么?它究竟是为了济世救人,还是为了修身养性,或者说,它是为了让我们在这片天地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

苏月瑶沉默了片刻,随后缓缓说道:“我想,茅山术的真正意义,或许因人而异吧。对一些人来说,它是济世救人的工具;对另一些人来说,它是修身养性的法门。而对于我们,它或许是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方式。”

“但这并不矛盾,不是吗?”她继续说道,“修行的路有千万条,每个人的道心不同,所以我们走的路也不同。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自己心中的那条路。”

白逸尘点了点头,苏月瑶的话让他感到了一丝安慰。他们深山派选择隐居,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安宁,而不是世俗的纷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与世隔绝,不与江湖为伍。相反,他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时机,一个可以真正发挥他们茅山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