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有政策就好办事

监工点头回答着:“现在天津到处都在施工,最缺的就是施力气的人,商会那边还有组织从乡下进城务工的,都有在府衙登记档案。”

连带着政策的支持,李贤感觉做起事情,比以前顺畅多了。

“要注意施工安全,建材也要严抓,若是偷工减料,你知道后果,这可都是未来的苗子,要是出了大事,谁都担不起。”

这话李贤最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知府大人,这谁都知道,学校承建方是圣上,出资方是户部,还有自己的审计,商会那边,或许会收些人头费,但其他的,没人敢动心思。”

监工摸了摸自己的脖子,来视察学校的,可不仅仅是知府,连带着,工部、户部还有圣人的人,都会不定时过来看一下。

当然,李贤会如此说,也是因为天津存在着私人施工队,那些便是部分商会拉过来的人头,开展施工可没有像这里要求高。

又转了食堂和其他地区,李贤才从工地离开。

“知府大人,接下去是去天津码头。”

身边的商辂开口提醒。

天津拥有河运、海运和陆运,朝廷不断往天津输送资源,开发基础建设,也是因为北京城的发展需要依靠天津这一中转站。

渤海的海运,自洪武开始,永乐规模最大,也是在永乐之后结束。

然后便是河陆兼用的运粮路线,其中河运最快,天津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节点。

从唐朝开始,直沽寨便是南粮北运的水陆码头,元朝在这里设立海津镇,到了永乐才改名天津。

以前的镇已经变成了府,这座由漕运发展起来的城市,原本就有着大量的脚夫。

在扫黑除恶之后,这些脚夫就经过府衙管理,开展正规化流程,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鱼龙混杂之地。

当然,其中难免会有抱团现象,但是帮派,那是万万不敢的。

要说天津最热闹的地方,就属于河运码头了。

因为以前的水路并用,所以大路也是连接着码头,一年四季,来往不绝,渐渐也形成了一种码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