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仔细端详井上一郎的房屋,新鲜的木头刷着黑色的大漆,进门是一个敞开式的酒厅,一个酒柜靠在一个角落里,算是柜台,后面挂着水牌,标着几种米酒的价格。
后面是他们的起居室,应该是一明两暗的结构,下面打着立柱,矮脚屋的形状。
赵构注意到,沿街的房屋,大多是这样的结构和样式,简单实用。
不过,靠这样的房屋抵挡即将到来的严冬,还是很困难的。
“过冬的木炭准备好了吗?”赵构问道。
“买了一些,准备入冬再买一些。”井上一郎说道。
“为什么不趁着现在价钱低,一次性买足呢?钱不凑手?还是价格太高?”赵构问道。
“价钱倒是不高,有特管区的告示和公买厅,一等木炭七文钱,二等五文,散碳四文,屑碳三文。我备了一些二等碳大厅用,一些散碳和屑碳取暖用。只是想着买一个大宋运过来的铁皮炉子,据说取暖效果很好,只是需要五十元一个。我看看能不能攒一个炉子的钱,剩下再买碳。这些碳如果节省着用,也够了。”井上一郎倒是精打细算。
“五十元?有些小贵,不过也还算合理,没有太离谱。”赵构心里想到。这种炉子,现在在大宋,十元钱一个,不过考虑到运费、人工,加上跨海运输,还有一些损耗,五十元,也算一个良心价。
赵构笑道:“你们大人还行,小井村和井穗子,怕是受不了。这样,我在大宋的运达商行,还有一些关系,看看能不能优惠价给你弄两个,你放心,肯定不贵。”
“哎呀,那感情好。如果有两个,这个冬天就好过多了。来买酒的人肯定也会多一些。”小秀笑着说道。
“我看,这个客厅蛮大的。井上大嫂还可以备一些茶水、酒食、下酒菜什么的,冬天人们喜欢喝几杯,我看大嫂做菜的手艺不错,开一个酒肆应该比只买酒强一些。”赵构出主意道。
小秀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对啊,如果有两个炉子,这里中间放一个,屋里暖和,有人就会来取暖,又不好意思干坐着,就是卖出去一角酒,也是赚得。何况还有小吃。”
赵构没想到小秀会顺着他的思路,马上想到了经营模式,为此也大加赞赏。
他一指四周说道:“一郎啊,我看你这四周还有一些地方,院子里也还有一些木头,索性加盖成一个个的小隔间,一些体面人不愿意露面,可以当做包房,收费适当调高一点,也是一种思路。不过,这样一来,一个炉子恐怕不够。这样吧,采暖我来想办法,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如果井上一郎两口子没有这个眼光,赵构也就资助他两个炉子,如果两口子敢闯敢干,赵构不介意将扶持他们一把。
井上一郎和妻子小秀对望一眼,眼睛里满是希望,直觉告诉他们,要相信这个年轻的赵九爷。
这也源于这些日子这些底层民众对新特管区政府的认可。
“这感情好,只是会不会很麻烦您,您是做大事的,为我们家这些小事,不值当的。”井上一郎倒是为赵构多想了一些。
赵构心里暗自点头,做事先为别人考虑,再考虑自己,是个人才,可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