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和严超群一样,苏成也是一个名副其实小镇做题家。
只不过和严超群不同,苏成作为小镇做题家来说,是成功的,但是也并没有完全成功。
苏成作为一个普通的高考生,身上没有任何加分政策,一分没加就这样硬考上了南城大学的医学院还是本硕连读班。
一个愣头青就这样凭借着高考的高分,闯进了一众学阀大佬的视野里面来。
派别丛生,门阀林立,这种既得利益者抱团保护利益资源的现象几乎存在于各行各业中。当然,医药学术界里边也不会例外。
所以,一开始苏成的求学之路也遍布坎坷。
别说给人家导师当实验耗材了,就是个打饭接孩子的跑腿都轮不到他。直到苏成遇到了他的那个院士师父。
不光是学术圈,就是其他领域,各门各派之间为了不让底下的群众看出来上升通道被垄断,通常会跟其他门阀交换后辈。
也就是说,我的师父会带他的徒弟。
这相当于以前的质子,这样相互有把柄在手,合作起来才会稍稍放心一些。
而当年,苏成的师父还不是他的师父的那一年,出了点问题。
和苏成那院士师父合作交换质子的门阀看不上交出来的那个质子,认为这种人交换过来还不如不交换。
就在这个时候,苏成进入到了他那院士师父的视野之内。
其实,并不是说苏成他那个院士师父拿出来交换的质子分量不够。相反,那一年院士师父拿出来交换的可是他自己的儿子,从分量来说比起以往所有人来说都要重。
可人家看不上的,并不是院士师父他儿子的身份,而是他的学术天赋。
院士师父的儿子不光愚钝懒惰,而且看待事务的眼光十分守旧,触觉也迟钝,这天赋比起人家手底下的本科生都还要差点。
如果说,宁永恒的天赋是天边的明月,那地上的泥土则是苏成。院士师父的儿子,就连地上的泥土都够不着,充其量只能是海沟里面的一条蛆虫。
所以,为了能够将儿子抬进自己熟知的学术界,院士看中了在大学苦苦挣扎的苏成。
而苏成也没有辜负他那院士师父的厚望,在给自家师父的儿子狠狠喂了几篇论文之后,好歹是给铺平了学术道路。
投桃报李之下,院士也将苏成纳入到自家的门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