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朝堂的动作如同一股汹涌的暗流,不仅仅局限于匈奴和云中地区。
朝廷的使者,一路向南,顺着灵渠的蜿蜒水道,来到了南海三郡的治所、任器、赵佗大军驻地——番禺。
使者乃是胡亥的贴身内侍邓婴以及郎中叶坪。
一行人进入番禺城后,引得城中百姓纷纷侧目而视。
城中百姓皆窃窃私语,对这些朝廷使者充满了好奇。
任嚣和赵佗得讯后,便在郡守府前恭敬地迎接邓婴和叶坪,双方互相施礼后,一同进入府内。
进入郡守府后,邓婴展开诏书,高声宣读起来:“擢升任器为平南侯、副将赵佗为龙川侯,另南野大军李信所部图谋不轨,意图谋反,命平南侯任器领兵伐之,望其不负朕之所托,钦此。”
任嚣听到诏书,心中一喜,面上却不动声色。他的眼神微微闪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待邓婴读完,任器恭敬地说道:“陛下隆恩,臣定当竭力。只是这李信谋反之事……”
邓婴微微一笑,打断了任嚣的话,说道:“侯爷莫要多问,陛下旨意如此。”
任器和赵佗对视一眼,赵佗便心领神会。
他连忙上前一步,说道:“二位大人不知,这李信所部皆为精兵良将,异常勇猛。前些时日,大将军率领我等征讨李信,却大败而归。”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
赵佗紧接着叹息一声道:“并非我等不愿为国效力,实乃我部如今状况堪忧呐!物资匮乏得紧,各类兵器更是严重不足,如此情形之下,让我们如何能够兴兵征战呢?”
赵佗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着头,那表情看上去满是愁苦与忧虑。
说罢,赵佗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定格在了邓婴的身上,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殷切的期盼之色。
站在一旁的叶坪见状,心中暗自思忖起来:“瞧这样子,这任器和赵佗恐怕也不是什么忠肝义胆之士。看这般表现,恐怕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只见叶坪稍稍向前迈了一步,然后拱手道:“侯爷和将军大可放心,对于这些情况,朝廷自然早有考虑,定会做出妥善的安排。只要二位忠心不二,全心全意地为陛下效命,朝廷必定不会亏待于你们。”
听到邓婴这番话语,任器和赵佗互相对视一眼,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后,心中确实稍微安定了些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