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曾仔细考虑过,如果真的投靠了榆国公,那榆国公起事造反的话,他又该如何应对。
是跟着一起造反,还是反戈倒正。
最后,在经过官抚民的一番推测对比,如果榆国公真的起事造反,那朝廷的官军绝对抵挡不住。
最差的结果,便是朝廷南逃,榆国公占据北地。
左右衡量利弊,官抚民最终确定,跟着榆国公一起起事造反的话,绝对不亏。
因此,在刘博源问到这个问题后,官抚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既是榆国公有令,下官必当遵从!”
刘博源听得此回答,当即也是大感意外,深深的看了官抚民一眼。
随后,刘博源又问道:“官总兵,你可知道投靠了本公爷,可是要舍弃好多的东西?”
“下官自是知道,无非是一些钱财与田地而已,对比跟着榆国公日后立下的功劳,这些算得了什么。”官抚民很是直接的道。
“好!官总兵果然是看得透彻。”
刘博源抚掌站起,目光欣赏的看着官抚民,大赞道:“既是官总兵真心投靠,本公爷岂能拒之门外。如此,本公爷接受你的投靠。”
官抚民神色大喜,连忙起身站起,躬身抱拳道:“属下见过国公爷。”
“行了,行了!快坐下说话。”
刘博源摆了摆手,示意官抚民坐下。
官抚民连忙应是,坐回了位置上。
有了官抚民的主动投靠,那对于刘博源谋划宁夏镇来说,简直就是一大助力。
随后,刘博源将谋划宁夏镇的想法,向官抚民讲了出来,并询问官抚民该如何行事。
“国公爷,宁夏镇自古便有塞上江南之美称。而当中最富饶的田地,便是宁夏镇的中部黄河两岸,田地足有六百多万亩。”
“只要将这些田地全部掌控在手中,那对于掌控整个宁夏镇来说,便是没有什么难事。”官抚民回答道。
事实也确实如官抚民所说,只要有了田地,那就代表有了粮食。
而有了粮食的话,那就能得到百姓们的民心。
至于宁夏镇的那些官员,难道还敢跳出来闹事。
“那这六百多万亩田地,都是属于谁所有?”刘博源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