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叹无语江宁来诏
张鹿安对于众人的过度反应,也是感到非常无语。
毕竟很多事情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登州一地的百姓,在短时间内竟然超过了上百万人,再加上前往莱州府的和新成立的胶州府的百姓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这又是将近数十万人需要安置。
登莱不比江南,当前阶段根本无力承载那么多的人口规模。
对于之前施政经验不足的张鹿安,感受到了天大的压力。
距离夏粮出来,还有数月时间,但是老百姓不可能把嘴巴封起来不吃饭的,所以只得再次向崇明的沈家进行借粮。
索幸崇明沈廷扬是出了名的忠诚爱国,把筹集到原本打算支援北方,甚至按照南京旨意准备送给吴三桂的军粮,一股脑地全部卸在了芝罘港,暂时缓解了登莱的粮草危局。
只是沈廷扬自然受到了南明朝野上下的一致批评,认为他没有很好的执行朝廷的战略决策。
沈廷扬的内心是非常苦涩的,因为吴三桂的投靠清朝,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压根就不是南京明廷上下所想的那样“借师平寇”,而是投靠异族他国。
沈廷扬曾经试图按照朝廷的旨意来联系辽西的吴三桂部,提出可以帮助吴三桂所部人马,从海路返回南京一带,但是被吴三桂给明确拒绝,吴三桂只有一句话:
“南京难道可以给孤平西王的爵位吗?”
差点没给沈廷扬给呛死,因为吴三桂不是不知道,南京明廷在前不久,刚刚派遣使者,册封吴三桂为“蓟国公”,但是吴三桂不仅没有接受册封,还把明廷的使者给绑了,送给了多尔衮。
多尔衮把使者给斩了,然后大力地夸奖多尔衮。
这么赤裸裸的出卖和叛变,仍然没有使得南京朝廷清醒过来,朝廷上下的主旨方针仍然只有一个,那就是:
联虏平寇。
主打一个主意,感谢清廷为大明报了君父之仇,而引进清军的吴三桂就是大明的英雄,明廷的主要敌人就是大顺和李自成。
只是时势在变,而大明的官员却不知道变通,尤其是主政的马士英和史可法,两人虽然政治分歧特别绝大,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两人却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都赞同“联虏平寇”之策。
说白了,那就是朝廷里没有一个既有权利,又明事理的大臣存在,南明朝廷怎能不亡?
沈廷扬自然对朝廷的这个政策是非常不满的,所以他宁愿把粮草留给真心打清军的浮山军,也不愿意再跟吴三桂打交道。
张鹿安自然对沈廷扬的帮助,感到由衷的感谢,同时听闻了朝廷的混乱程度和政策的不明朗,也是忧心忡忡。
俗话说的好:居安思危!
别看着浮山军如今顺风顺水,但是那是在山东没有清军主力的情况下,才侥幸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