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愤怒的守林人

魔都打鱼 东华墨灵 2289 字 2个月前

正回复着,我感觉山下营地传来声响。我缓缓走到崖壁扶手边上,隐隐约约看到有几百人在列队练早操。

那样的动作非常整齐划一,像是晨练,又像是军体拳,只是和我们大学军训时候,完全不一样的动作。

我把现场还有一部留下的摄像机,搬到崖壁边上,尽可能的放大拍摄,同时我把情况跟秦非,徐谦做了通报。

秦非已经跟着牛大叔走在山路上了,她应该也能驱动一部无人机。这是我们仨都有的装备,也是日常训练的技能。尤其这部大巴房车,我还没有研究过里面的构造,藏了多少装备。

这时候五叔又给我留言了:“那边营地是不是开始晨练练拳了?我能同时指挥三部无人机分别拍摄。”

五叔的话,已经不会让我震惊了。我相信他的脑波驱动能力很强,肯定强过我们仨。

我倒是好奇五叔的段位,说到:“五叔,您到什么频段的段位啦?”

“无限接近紫频,就是差一点总是不能突破。”五叔的文字回复非常快。

很快,我就发现,巴士房车的顶部,再次升空了三部无人机。这三部体积非常小,就像老爸在翠湖农场装备的那种尺寸。但是这三部无人机飞行起来的时候,却是战斗机的形态,两个机翼和机头附近,另有圆形内嵌式螺旋桨。

......

在东华市38楼,赵晓婷,准时在早上七点半,开始了早新闻直播。

直播介绍了一些热点新闻。并且开始把话题引到工匠精神,守林人。

“根据网友爆料,近日在鲁省山区,驴友偶遇守林人,当年的特种作战高人,竟然也是木匠好手。请听他给我们讲述的千年往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紧接着,视频直播中,开始播放牛大叔昨夜讲述故事的画面。

这是当天拍摄结束后,燕子用了不到十五分钟就完成的一键剪辑和后期简单修正,就实现了全篇报道视频,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素材。

到了赵晓婷手上,她还补充了一些网络视频素材,关于木工,榫头的介绍。

“如今,年轻人有诸多的木工爱好者,但是往往都是使用进口设备,加上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够在民间遇到这样一位高手,几年时间,自己亲手雕刻数百个人物,这也是非常罕见的传奇技法了。”赵晓婷的介绍,引起了弹幕的快速刷新。很多人都在夸赞:“高手在民间。”

紧接着,就有网友发出了留言,猜测这位牛爷爷可能参加过的一些边境保护作战工作,也有在留言区自称自己也是牛家后人,搬出山区,好久没有返乡祭祖了。

大约在八点半的时候,视频开始切换到牛大叔在山中带着猎枪巡山的景象。我们基本上保持了延迟半小时的发布时间。我们相信,这么高热度的新闻栏目,一定会引起那群鬼子的注意。

此时,真正的实况是,牛大叔已经到达了陀螺仪落地的地点。而五叔已经追踪那队人,到了南坡几里路之外的另外一个大岩石边上。那边依旧在用陀螺仪勘测地下情况。看得出这次他们在陀螺仪上,重新装上了八个探头。这种探头莫非也和我们公司的产品一样,前段是子弹头,后面有细丝钢索连接,打入地下的子弹头不一定要回收,可以继续留在地下作为信号发射装置。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过去几年他们是不是也来这里干过这种事?是不是也在这里留下过装置?它们一定没有发现自己足够满意的结果,否则不会有今年这么大的规模。

因为之前听牛大叔说过,往年来过,但是没有这么多人,也就是一两天就结束了。这次不仅人员规模大,而且还有进山带着仪器的人。

牛大叔为啥很生气?

到达现场,看到陀螺仪留下的坑洞的地方,牛爷爷轻轻的用手刨开上面的浮土,里面呈现出光滑规则的弹头坑洞,四面八方还有八个小洞,而且整个侧面,还有一些纹理,看着和那个陀螺仪外壁上的波纹痕迹一模一样。

“我前年就看到这种洞,我就反应过了。但是上面连人都没有派来。说这可能就是旅行的人,喜欢刨坑烧饭。”牛大叔一边在仔细端详,一边看着。

“我当时还遇到过两三个,普通话都说不清楚的人,看着是那边的人,”牛大叔转头对着镜头说,手指向东边大海那头,继续说道:“我看他们不像普通的游客。那时候我还不会用智能手机,恨死我了,没法拍照拍视频。我就问他们来干啥的,他们说走山路玩,迷路了。哼,我看着就不像好人。”

牛大叔这段叙述,要不要放出去?我拿不定主意,我很快交代老袁帮我截取出来,用于上报,请示雷总监是否可以使用。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