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是误解,我觉得他并不是走投无路才出家,他是可以力挽狂澜的。”
“你从哪儿看出来他能力挽狂澜,就凭他吃胭脂的怪癖?”
“他有这个资质。你看他跟北静王关系那么好,他天资那么好,长得又俊美,只要他想,他是可以中兴贾家的,只是他不愿意而已,他觉得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我一直相信这一点。”
“我想说的是,我们知道性质上是无意义的,但我们在人世间,要积极地做事。你书读得多,会这样理解,可是很多没有读过那么多书的人,他们的理解就不一样,他们看了《红楼梦》,会觉得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空’,就是回避,就是放弃。”
“这是虚无主义,不算是‘空’。”
“甄语你见过的,她跟你一样看过好几遍《红楼梦》,有次她到我工厂坐坐聊起来,说有个着名红学家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说为什么曹雪芹没把《红楼梦》写完,是因为曹雪芹写不下去了,因为他找不到解决方案,就找了一个遁入空门的方案。这是一个所谓着名红学家的看法,那么普通老百姓不更这么认为吗?”
“我觉得宝玉选择出家并不是逼不得已,他是用出家给大家一种启示。”
“那你看一师父的选择呢?他同样做到了放下,给大家一种人生态度,而一师父是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选择出家。一师父出家前,开车是开奔驰的。”
“宝玉也可以衣食无忧地出家。”
小主,
“可小说的结尾很难给人这种感觉啊。”
“那是因为大家不懂,那是因为大家没有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
“可红学家都说曹雪芹没有解决方案,那你让普通人怎么去看呢?那他会误导多少人?更多人会把放下,理解为放弃,理解为在灾难面前转身离开,因为宝玉出家以后干了什么没人知道。”
“这个红学家有问题。我不觉得宝玉是因为灾难而出家,他有一种宿命感。曹雪芹塑造所有的人物,就已经把他们设置成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这是他们的宿命啊!”
“别人都不管了吗?”
“他没有不管啊,大家都已经——”
“大家都已经很惨啦,那应该有人站出来啊,那个时候,那个世界里。”
“哼,反正我觉得宝玉没有逃避。”
“但是宝玉的简历很容易给人造成误导。你看一师父,一师父的理想是毕业以后去美国弘法,一师父没有遇到任何灾难去做这件事。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