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官员都知道皇帝这会是却是在骂人,骂地方官员擅权,骂官员只会欺下瞒上报喜不报忧,更骂一些官吏在当地作威作福当土皇帝。
醒掌天下权,醉握美人膝。这是千百年来所有正常男人的欲望,即便是在封建礼教思想荼毒的大明景泰王朝也不例外。大不了是除皇帝陛下之外能够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站皇帝一般的人物。
想权想钱想女人,久而不得会有魔症。而这一切都会因为自己手头上有了点权利而实现,一切的一切都会轻易摆在自己面前。这个时候再想想十余载寒窗受过太多苦与累,做了一方县令难道就是为了能够为人民服务吗?
可不就是为了能够享受众星捧月的待遇,不然这个破官谁爱干谁干去,咱自个在家干女儿…照顾干女儿不比这来得令人愉悦?拿着那么点可怜的俸禄看着贱民商贾养一堆干女儿在家里变着法的孝敬自己?那哪能受得了这个气。
“朕知道百官不易,知道吏员日子不好过,所以朝廷这些年增派人手,加薪傣,不就是为了减轻官吏工作量吗?之前有人上奏要在天下各衙门推行结案率,要量化考核,朕就没同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量化考核,怎么个量化法?贼人作奸犯科还分你这个县、那个府的本年考核指标够不够吗?荒唐!若不是朕念及建言者只是思虑不周本无异心,非诛其九族不可。”
后世遭人诟病又被广泛宣传考核官吏成效显着的方式之一就是对官府业务进行量化考核,法司一年立了多少案,经过法司的努力和解了多少,判了多少、执行了多少……
更荒唐的就是对执法队伍的考核了,为了避免立案多了不能够及时结案,不知道多少案件被强行给摁了下去。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底下的怨气越积越多,各种对律法、对朝廷的不信任被积压成恨。
而执法者也苦,就算黄大仙附体逢案必结又能怎么样,你的辖区里这么多案件只能证明你辖区治安不好呀!那还是你们这些执法者有问题,先进?评优?只扣绩效还给你们保留几个升职、加薪名额就一边偷乐去吧!
经过这么一折腾,越做越错,自然就没人肯再干实事了。
做点表面光鲜的文章显得一团和气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上官常识因此获得升赏机会,但至少不用整日忙碌了呀!空出来更多的时间陪陪家里人也好,出去搞搞第三场业也罢,总比自己累出一肚子怨气强。
百姓有诉求,能不记录就不记录,非要记录就强压着一方和解掉好了。只要双方在和解文书上签字画押了,那就不是我官府的责任了,莫说上官考核下来揪不出我半点错处,就是把整个都察院都搬过来又能怎样?
至于百姓心中的怨气……又不是咱的天下,咱一介小吏能管着自己一家吃饱穿暖才是正经事。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天下间小吏的基本追求,连自己家温保都解决不了,又面临具大诱惑时,是个人都难免会铤而走险,又或者说是另一种谋生方式吧!
就算是背朝黄土面朝天勤勤恳恳一辈子什么歪心思都没有,不也还有全家老小被饿死的嘛,违律犯禁不也就是一死,至于还有机会搏一搏。
“朕听到有一些传闻,说是官员如果在同乡、同年间不能够相互帮衬就会被同僚所不耻。不耻什么?怎么个不耻的?”
“想要做个好官可不就是秉承着君子之交淡如水吗,要这么说这官员之间还一定要有点金钱上的往来馈赠才是好官了?”历史上有过官员因为对同乡薄情而被官吏圈子排斥的情况,这其中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吧!
“有空琢磨朕这五音不全的调子合不合适在金銮大殿里唱,不如多花点心思想想怎么样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康乐,这朝廷收上来的税赋也多了。这收的税多了,给文武百官的贴补也多一些不是?”
凡人不是仙,哪能没杂念。朝廷不能按照偏执狂的工作热情要求官吏,否则不是把人逼疯了就是把人逼反了。
大明朝廷虽然不存在公务员辞职下海的问题,但在本就识字率不高的情况下,好不容易选出来的读书人如果不能做官为吏给老百姓办事情, 难道再去找一群连礼仪廉耻都没学过的人来当官,那些人更不可能为人民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