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支书,你们村变化可真大啊!”
刘师傅感慨道。
“是啊,这都是乡亲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王大山笑着说,“以后还得靠您多帮忙,让咱们村的美食更上一层楼。”
刘师傅在村里的厨房住了下来,每天都耐心地教大厨们做菜。
村民们也学得很认真,一个个新菜品在大家的努力下诞生了。
然而,就在翠谷村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村里的一些年轻人,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精彩,开始不安于现状,想要离开村子去大城市闯荡。
一天晚上,王大山正在村里巡查,遇到了年轻小伙儿赵强。
赵强一脸愁容,看到王大山,欲言又止。
“强子,怎么了?有什么心事跟叔说。”
王大山关切地问道。
赵强犹豫了一下,说:“王支书,我…… 我想去城里打工。村里虽然现在发展得不错,但我觉得还是外面的机会多。”
王大山心里一沉,但还是耐心地说:“强子,我理解你的想法。外面的世界确实很精彩,但咱们村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力量。你想想,当初咱们一起努力把村子发展起来,现在正是收获的时候,你舍得离开吗?”
赵强低下头,沉默不语。
王大山继续说道:“而且,咱们村和宏远旅游公司合作后,以后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只要你肯努力,在村里也能有一番作为。”
赵强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王支书,您说的我都明白。可是我还是想出去看看,万一在外面混不下去,我再回来。”
王大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强子。你要是真想去,就去试试吧。但你要记住,翠谷村永远是你的家,随时欢迎你回来。”
看着赵强离去的背影,王大山心中有些失落。
他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的想法越来越多,如何留住他们,成了摆在翠谷村面前的一个难题。
接下来的几天,又有几个年轻人找到王大山,表达了想要出去打工的想法。
王大山一一劝说,但效果并不理想。
“大山,这可怎么办啊?这么多年轻人都走了,咱们村以后的发展可就难了。”
秀兰忧心忡忡地说。
王大山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我看这样,咱们在村里办个技能培训班,除了编织,再教一些其他的技能,比如电商运营、酒店管理。让年轻人看到,在村里也能学到有用的东西,有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