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回乡,拉起一支队伍,响应国民政府号召,跑到汤阴找国军二十军负责人要枪要子弹,准备组织游击队伍,却被二十军打了出来,人家说是政府有统一安排,你一平头老百姓瞎掺和个屁!
后来辗转多地,终于找到八路军,上级也并没让他参加战斗部队,而是安排他回家乡宣传发展抗日队伍。
因为他有文化,又是本地人,艰难活动后,又组织了几十人,有几条枪,大部分大刀长矛,按上级指示想办法打进保安团,所以故意找了机会被保安团收编,才站稳脚跟,就突然冒出个独立团九连,将保安团连锅端了。
自己长期作情报工作,九连到来后,通过自己眼线,终于打听清丫头的底细自然不费劲,知道丫头来历后,倒吸了口凉气!彻底服气。自己一直在为抗日奔波,说实在的,要说战斗经验,他自己清楚,比上边的那位丫头差了老远。
这就是个天生带队伍的人,虽然她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他是真的服气,至少,他很清楚,自已绝对没有带几百人队伍的这个本事!
别的不说,吃、喝、拉、撒,枪支,弹药,训练,战斗,情报,后勤补给...随便哪一样,都够他头痛的。
不仅如此,原来一直保持联系的上级,倒也没有忘记他,还专门派来一个连,终于见到那个先头部队的班长。
更没想到,那个班长见到丫头后,差不多跟三岁小孩子见了亲娘般还要听话!
直到后来,丫头让班长带了些东西滚蛋,上级派来的那个班长,那嘴都快笑得咧到后脑勺。
然后,那个上级派来支援他的一个连,也没再瞅着踪影。
老周看了孙有尚一眼,此时不得不硬着头皮发言:“我觉得,为了方便管理,队伍有个架子是好事,只是胡连长不在,我们就搞这个,是不是有些不大好?”
“狐狸不在的时候多了去了,这事你别管他。”红缨同志对整编队伍,其实并没多大兴趣,反正是姓孙的提出来的,正好看看他想干什么。
孙有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说:“胡连长带了一百多人走得匆忙,留下这么多人,要是不好好整编,迟早可能会出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你就说怎么整编!”丫头瞪了他一眼,说话老提问题,婆婆妈妈的。
苏青并不反对整编,见气氛有些尴尬,想了想:“咱们部队大部分采用的是德军的编制,从民国初期,国内的军队大多数都是按这个标准进行整编,十人为一班,三个班一个排,常规排三个班,加强排四个班,三个排为一连,连部增设炊事员,通讯员,侦察班。”
“不就是逢三进一么?说这么复杂干什么?”红缨同志歪坐在一边,时而左右扫视看看,苏青理论是不错,但要如何安排人,她这个干事纯粹就是一外行。
孙有尚自然也知道队伍的基本编制,虽然总觉得那里不对劲,对苏青的建议却立即赞成:“不错,这样的话,指挥起来会更容易。”
丫头不傻,可是她所有关于部队编制的经验,都来自于独立团几次整编和胡义对九连人员的安排,安排一个连不在话下!
可是独立团就没有过营级编制,于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不过,她不同,如果不能让在坐几位服气,她这个半灌水副营长迟早得露馅。
于是故作苦恼,老神在在先把问题推了出去:“如果只有一两百还没什么问题,可是现在有四百多人,就算全按加强排算,也得有十几个排,这么多的排长,一时半会哪去找那么多的骨干?”
“特么那还不容易?把田三七陈冲他们手里的班长升个代理排长,每个排补足四十不就行了?”朴不焕赶紧建议。
“你扯什么?一个排四十,我们就算凑六个排,也才...四六二十三,也才两百三十人,我和陈冲最多能带二百三,还有将近一半!那怎么办?”田三七仔细算了一下,人太多,没办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