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联系上的大河剧

听到林真秀说要上课,白石麻衣就精神起来了,虽然每一课都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厉害,甚至有一种像是面对鬼屋那样的刺激感,她就算不懂也愿意听。

“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前提是要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还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这叫做可知论。”

白石麻衣点点头,这个好理解。你不懂,不等于别人不懂;别人不懂,不等于你不懂。现在不懂,以后总会懂,大家都不懂,也许有外星人懂。这点道理,她还懂。

“联系观就是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必然有联系,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知道六度分隔理论吗?”林真秀问。

白石麻衣摇摇头,林真秀也不意外,继续说下去。

“六度分隔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格拉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现象。他做了许多次名叫‘小世界’的连锁信实验,简单来说就是寄出许多信件给一些自愿参加实验的人,请他们不直接上门而想办法辗转交到某个人手中,最后统计出信件成功到达的通讯平均路径长度大致在5.5到6之间,得出一个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结论。这个理论是不是和联系观很像?”

白石麻衣点点头,林真秀说:“这其实就是联系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从数学上也可以得到验证。”

“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一个有名的判断,认为人类智力允许拥有的稳定社交网络人数是148人,这个数字通常四舍五入为150,被叫做邓巴数字。邓巴数字的六度是11.39万亿,而现在地球人口才72亿,所以六度分隔理论在数学上是成立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家邓肯.瓦茨在2002年招募9.8万个实验者用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也与‘小世界’实验几乎相同,说明这个理论到现在也成立。”

白石麻衣听不懂,但听到牛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就觉得这个判断肯定没错,立刻点头。

林真秀也懒得管她到底是真听懂还是假听懂了,再继续说下去。

“联系观有三个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普遍性指事物内部和事务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没有例外的。还是以六度分隔理论为例,‘小世界’实验最后成功率能达到97%,可见联系的普遍性。所以,虽然现在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拿到大河剧客串,但相信总能找到办法,就是因为在联系观下,我或你肯定与大河剧有某种关联。”

白石麻衣虽然不知道她一个小偶像怎么和大河剧这样高大上的存在拉扯上关系,但很乐意被告知必然有某种关联,于是又用力地点了点头。

“客观性指事务内部或之间的联系必然是源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特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要求必须去分析事物的特性,实事求是去寻找,不能主观随意性,并且要应时而变。例如‘小世界’实验中做过实验,在发现最终接受者为黑人的话,送达率只有13%时,就将最终接受者更换为白人,结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送达率上升为33%。这就证明了客观性的存在,证明了必须不断探索真实联系才能达到目标。”

“多样性是指联系有许多呈现的方式,直接、间接;内部、外部;本质、非本质、必然、偶然;整体、部分等等。这个特性说明需要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找出合适的方法,一条路走不通,肯定还会有其他路可以走通,不要死抱着不放,也不要试了几次不成功后就灰心丧气。”

“好了,现在我们开始用这个理论来试一下,我们和大河剧是不是能联系上。”

林真秀从上衣内袋中掏出一本手账、一支笔,开始画思维导图。

先画了一个圆圈,在其中填入“大河ドラマ”几个字后,他对白石麻衣说:“首先确认,客串大河剧是我们的第一需求,所以如今存在我们有这个需求与我们和大河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这个矛盾,你说对吗?”

白石麻衣点点头。

林真秀接着说:“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呢?实践论告诉我们,在确定第一需求之后,紧接着要做的是用联系的观点列出事物内部发展的各个方面,客串大河剧这件事上就是要先找出能决定客串的关键因素。那么有哪些呢?白石桑,你说下。”

白石麻衣愣住了,指着自己,“我?我不知道啊。”

林真秀瞥了她一眼,“客串大河剧的前提是剧本中有这场戏,那么我问你,谁能决定大河剧的剧本?”

“编剧?”白石麻衣脱口而出。

“对,这是一个。”林真秀在“大河ドラマ”这个圆圈下画出一根线,在末端又画了一个圆圈,里面填入“脚本を”。

“还有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石麻衣冥思苦想,又想出来一个,“制作人。”

“没错。”林真秀又引出一根线,在末端画了个圆圈,填入“プロデューサー”。

“还有吗?”他继续问。

“NHK制作局的高层?”

“也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