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再建房子

接下来的日子里,庄子上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每个人都忙碌而充实。

他们开始分工合作,一部分人负责联系建房子的原材料,一部分人则照看着请人开始挖地基。

刘母几人是最先忙碌起来的人,她一边念叨着“一场秋雨一场寒”,一边开始翻箱倒柜,整理着家人的冬装。

现在庄子上又进了这么多人,刘母要把这些事情都给安排妥当。这些人一年四季都衣服鞋子这些,还有家里的伙食安排这些,都由她一手安排。

还好刘母以前也管理过公司,她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提拔了四个管事的上来。

廖家这边一家七口人品通过了刘母的考察,所以,刘母让廖老头带着大儿子负责家里生活物资都采买,给他们安排了两辆骡车。廖婆子就让她带着儿媳妇管理两个庄子上的事情。

刘母吩咐下去的事情,几人也都能很好的完成,省了她不少事。

在古代,农村建房子说简单也简单,城里那些大户人家或者王公贵族的房子说难也是很难。

毕竟,二者不在一个档次上面。

刘父设计的房子,位于二者之间,土坯和青砖相结合,再配合木料,石材。

木材需精心挑选,去腐存精,经过晾晒、刨削、雕刻,成为支撑房屋结构的栋梁与装饰门窗的精美构件,林伟忠在府城找了最大的两家木艺工坊定货。

石材则跟附近的村子定的,经过开采、打磨,用于建造坚固的地基。

土砖也是在附近的村子定的,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会通过黏土混合一定比例的水和稻草,手工制成一些土砖塞杆备用。

在跟府城附近的青砖厂定了一批青砖,青砖经过高温的烧制,既防水又保温,是构建墙体不可或缺的材料。

家里人居住的房子都用青砖建造,牲口棚或柴房可以用土砖节省成本。至于养殖场就用石头块,石头块砌成的墙体比较扎实,用来养猪最合适。

雨过天晴,刘父带着刘彩霞和刘小璐去了一趟府城,把后面那个山头买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