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蔡府尹仗义献铁 为制盐刘炫来投

隋风烈 莫名堂阿伟 1854 字 1个月前

“本王到此处正是为了解决百姓用盐一事。古潞村有解池,足可开采精盐供百姓食用。”杨二起身踱着步,边小声说道。

“古潞村偏僻,解池之水亦不能食用。从未听说能出盐。王爷你这是。。。。。”

“本王欲在解池边古潞村开设盐场,广采解池之盐以解京师、洛阳百姓用盐之苦。不知蔡大人愿助我否?当然,首批成盐当满足你河东之用。平价管够!”杨二脸带笑意对蔡府尹说道。

“这个。。。。不知王爷需要在下做些什么?还望明示。”蔡府尹心说,能不答应吗?你千岁王爷都跑我面前开了金口了。不答应也不行啊!解池采盐,真乃千古奇闻!出点血陪你这个年轻的王爷殿下玩玩吧!

“我其实只需要你府库中的一样东西,铁锭。全部的库存铁锭。我不白要,我打借条,将来以等价的精盐来抵扣。”杨二背过身去,也不看蔡府尹脸上丰富怪异的表情,冷冷说道。

“王爷千岁,实不相瞒,在河西各郡,以晋阳周边为主,多有铁矿。年年战乱和突厥犯边,各郡府都常备铁锭,每年唐公从晋阳调拨到本郡的铁锭不少。因战乱平息多年,突厥也很难侵扰到我郡,故此府库存有大量铁锭。但王爷千岁要调拨铁锭还需和上官打个招呼,否则本官擅动上官若得知,那本官项上人头不保。”蔡府尹跟着杨二的脚步亦步亦趋的说道。

“嗯,”杨二点头,认可府尹的说法。铁锭属于战略物资,不到战时不可轻动。擅动战备物资牟利,按照隋法立斩。

“要不这样,我以晋王府的名义写个说明并附上本王的借据,你可派人送与晋阳唐公处。本以为你府库中存铁不多,还需专往晋阳拜会唐公呢!不想你处就有足够的铁锭,呵呵呵!好,很好!”杨二转身笑着岁蔡府尹说道。

“那如此甚好!不知此次王爷千岁用铁多少?本官好足额调拨。”蔡府尹也是送了口气,暗想,这个小王爷办事还算中规中矩。

“稍候我府中主簿裴蕴将奉上清单。你照单拨付即可。本王要在潞州逗留几日,你可安排驿馆。”

“本官遵殿下之命,一应住宿伙食定安排妥当,殿下勿忧。”随后蔡府尹令府中从事引杨二等到驿馆。裴蕴也将用铁清单数量交与了蔡府尹。府尹一看,轻松口气,所需量并不是太多,只需动用府库中的存铁六分之一即可。于是立刻安排府中一押司小隶,全权配合供给。此事轻松解决了,杨二心中轻松不少。要是真往返八百里外的晋阳,那可是极遭罪的事情。当然,立字据的事情不可少。否则,真可能会让老蔡人头不保。

接下来就是裴蕴和他手下那般文官忙活了。召集铁匠、购买粗布、采购木炭、收购木头等,没个一周时间办不下来。杨二要做的就是带着亲随护兵,在繁华的潞州四处游玩,也借此机会好好的看了看这大隋女人们,貌似不像传说中唐朝的那般开放,可能也有北方气候的原因吧!姑娘媳妇儿们少有水灵者,也难怪真正的杨广没事就想去江南。这几日蔡府尹可是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和不满。杨二对蔡府尹会来事儿的能力也是赞不绝口,认为是个人才。方方面面想得周全,大小事情做的细致。得到晋王千岁的赞美,蔡府尹心里美滋滋的,越发觉得官途不可限量。

杨二在潞州的第三天接到了已经到达古潞村解池湖边的裴世矩的信件。

信中说道全军已经到达古潞村并开始试探着打井取水估计半个月内即可出水。另驻军及民夫们已经开始搭建营寨,搭建营房的木头均是在路过的解县和漪县两地砍伐山中树木或是直接从两县的木材铺购得脱水风干成型木材,计有十余顿。足够搭建军营及安置民夫营寨之用。同时对解池水质也展开了勘察。信中还专门提到一人,此人名叫刘炫,在大军经过距古潞村最近的漪县时,听说了解池制盐一事后,主动投军参与制盐。此人精通工学格物,对晒盐之法也极有研究,本次探查解池水质一事就交由此人负责。

刘炫?杨二看到这个名字陷入了沉思。整个大隋朝知名的能称得上科学家的人很少,很小就知道一个叫赵春的,不过是设计建造了“赵州桥”而已,其他的有名人物真不多。难道这是隋朝最有名的“二刘”之一,杨二只记得其中一人名叫刘焯,另一人着实想不起来了,难道就是这位刘炫。如果是的话,那可不得了。此人可是当今科学达人,实干家,又知晒盐之法,由此人乃当盐场大总管那才叫知人善任,用人有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