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武则天有了国家重大政务的决策权。
这段时期,武则天替李治大力打击了关陇集团等保守的门阀世族。
她将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赶出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
这一举措结束了关陇集团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使得更多出身寒门的人才有机会进入政治舞台,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也在这一时期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外战争也少有败绩,使版图扩展至唐朝巅峰时期。
疆域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及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北抵贝加尔湖,南到中南半岛。其面积达到了1200多万平方公里。
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执政的这段时期,被朝野合称为“二圣临朝”。
不过因为大唐对外扩张政策,更多使用的是羁縻制度。
即,对少数民族或政权,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从长官到僚佐均由本族人担任,并允许在本族内部称“国”,避免了因传统制度的骤变而可能出现的动乱。
中央也会派遣官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组成联合统治机构,同时也由中央派遣代表进行“监视督导”。
附属国和羁縻地区出现动乱或灾祸时,中原王朝会出兵保护,或援助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庇佑。
大唐出于维系疆域稳定,以及人口尚未充足,故而没有选择大规模迁民屯田。
以逐渐改变羁縻地区和附属国的主体民族结构,让附属国的兵权和政治渐渐转移到大唐朝廷的手中,实现更彻底的融合与掌控。
这种制度下,虽然以较为和平的方式迅速扩张领土,安定边疆和臣民。
但因为羁縻地区和属国拥有极大的自治权,政治和军事较大比重掌握在相应地区本地民族手中。
所以中原王朝一旦出现剧烈动荡,这些属国便有可能迅速脱离中原王朝自立,辽阔的边境疆域也就会迅速分裂。
反观中原王朝由汉人占据绝对主体的核心区域,即便历经王朝更迭时,也能迅速实现统一。
当然对于此时仍然只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唐,想要改变羁縻政策,实现众多附属国的完全控制,就人口而言必定是心有余力而不足的。
但这种策略仍有必要被考虑成为国策,在未来持续的发展中稳步推行,实现辽阔边疆像核心区域一样逐渐转变。】
对于屯田迁民,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叹息道:
“如此基本国策,历朝历代所有贤君应该都清楚推行此策略是必要的。
西汉此前人口就多达五千万之众,那时的迁民更多是对内部本就辽阔的疆域实行开发,以做到更稳固的统治。
诸如江南、西南、北部边境,有足够余力时对西域也进行过屯田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