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孤决定本月中旬,请旨诏告天下,正式举行第一届殿试,殿试主要考策论,题目是‘为臣者,何以辅弼人主,匡时济世’。”
偏殿书斋下,齐慎尴尬地咳嗽了两声,岔开话题接着对赵霖道:
“秋巘,你是礼部的主官,这件事到时候还是得由你来负责,具体需要多少公费,可与户部那边商议,议定后拟成奏本,先拿到中书省交给敬翔过目,再送到宫里来,只要敬翔认为没问题,孤一律照准。”
“殿试开考的当日,孤会亲自到现场主考。你若办得周全,不出什么差错,过后孤授你‘同平章事’衔,今后有什么军国大事,你可以到政事堂,与敬翔、李振、张佶他们一起商议。”
唐代中后期,中书省和门下省合并,叫做“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一切军民政策,需先经过“政事堂”拟定,才能送到皇帝手中,等皇帝同意后,再送到尚书省,由尚书省负责具体执行,之后才能正式生效。
六部尚书属于尚书省官员,按照制度,原本是不能到“政事堂”参与政务的,除非皇帝特别重视某人,授与对方“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一般在京官员,能得到这个头衔的,就等于跻身宰相的行列了——唐宋时代,宰相通常很多,并非只有一个。
听到齐慎承诺给自己加官,赵霖喜不自胜,连忙起身拱手道:“主公放心,科举之事,臣一定用心去办,保证不出任何纰漏!”
“你办事,孤还是放心的。”齐慎摆了摆手,示意赵霖坐下,接着道:“河朔的昭德、天雄、义昌、义武、卢龙等镇,如今已正式纳入我大魏版图,孤有意拉拢当地士人,让他们真心支持本朝。”
“你下来和礼部其他官员商量,如何给河朔籍贯的士子更多照顾,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到时候科举放榜,所录进士,河朔籍贯必须占到三分之一,只能多不能少。”
齐慎原本想参照明代的例子,也弄一个南北榜出来,不过仔细想想,好像也没有这种必要。眼下这个时代,北方的读书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比南方差多少。
强行弄个南北榜出来,反倒会让南北两方,互相隔阂。
赵霖闻言,立刻点头道:“既是主公有命,臣一定照做。”
齐慎斟酌片刻,接着补充道:“河朔原来的藩镇官员,也让他们到汴京来,等殿试结束后,单独给他们安排一次考试,主要考他们对治理地方有什么经验。孤接见完新科进士后,还会再接见这些藩镇官员,让他们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