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得前仰后合,笑出眼泪。
刘小庆扮演的是一个新华书店傲慢的售货员,怼人的时候那叫一个花样翻新,大家共鸣强烈!
接着是《追捕》!
这部戏原版中,高仓健和真由美在山里是有一场激情戏的,堪称石破天惊,引进版当然是“一剪没”了。
据说,时隔几十年后,还有当年的观众血泪控诉,“年轻那会儿这段被剪了!绝对被剪了!我在电影院看过不下几十遍,没有这段啊!”,仿佛被欺骗了整个青春!
小主,
这部电影的精彩自然不必说。
光电影里那频频出现的街景、高楼大厦、小汽车、电灯电话,就让大家大开眼界了,惊呼不已了。
林正军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听着听众人惊呼议论,各种窃窃私语。
“这是小日本吗?不是说国外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么,好多人饿肚子吗!”
“咋看着条件比我们这边好呢?”
“你看,到处都是小汽车,咱们县城都没这么多啊!”
在特殊十年间,贬低国外,弘扬制度优越性,是基操来着。
老师课堂上这么说,报刊杂志也这么写。
比如1968年6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五版,就发表了三篇有关美国的文章,甚为典型。
其中一篇是《美国有一千多万人饿肚皮,饥民遍于全国,二十个州的二百五十多个县被列为“饥饿区”》。
数据援引自一个民间团体“饥饿与营养不良问题工贸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数据翔实,言之凿凿,让人不能不相信。
另外一篇是《美国有大批拥有亿万财富的大吸血鬼》。
同时还配发了一篇国际评论《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在今天的美国,有几百万人失业,一千多万人挨饿,三千多万人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
因此,当第一批国人出国,看到真实情况后,心态是相当崩溃的。
然后就有了80年代末的出国热。
以及90年代乃至新世纪各种意林体读者体大行其道,什么中日儿童夏令营、德国下水道等故事,无脑尬吹国外,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
到了新世纪,报刊杂志和新闻媒体就客观真实多了,有了巨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