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只觉得这几段内容信息量实在有些大,有很多东西都应该在日后认真思考研究一番,
首先是这个比较好理解的世家大族消亡之后的情况。
作为大宋的开国之君,以及之前周的将领,赵匡胤对此还是深有体会的——确实,这种根深叶茂、枝枝蔓蔓不知道有多少、也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突然蹦出来的世家大族整体消亡之后,很多事情确实一下子就变得更好办了。
至少,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手中的权力更加强大和稳固了。
啊,其实他也没有体会过世家大族尚且存在、影响力雄厚时期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感受,但是通过自身的实践,以及与史书中记载的情况相对比……
赵匡胤还是觉得,作为皇帝,手中的权柄确实更加稳固了。
没有谁还能骑在皇帝头上放肆了不是吗?
虽然之前世家大族也不能说就是真的高皇帝一头、骑在了皇帝头上——他们通常倒也不可能如此放肆,可皇帝受他们牵制和影响,许多判断和决策都要考量他们的存在,这是不争的实施。
而一旦还需要考虑他们,这和他们骑在皇帝头上,好似区别也不是很大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大宋可没有这个烦恼!
顶多有一些骄兵悍将的遗留问题,可这个问题,赵匡胤自认为自己还是能够处理好,也能够压得住的。
皇帝的权柄一旦稳固,这天下、朝堂上的许多事情就要好办多了。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统计天下人口,丈量天下田亩……这些事关朝廷根基的事情做起来,也顺利了许多。
哪像是之前,像是那些史册上或直白或隐晦的记载的那样,大族隐匿了无数人口——人人都知道,但人人都当不知道;大族不将土地交还给朝廷,人人都知道,但人人同样都当不知道。
那这个皇帝还如何去当?
即便开国几代皇帝尚有能力,可以控制、打压这些家伙,可等到中期,这些人岂不是又成为了无人可以管束的存在?
他们做到什么地步,全看他们的良知和对朝廷的忠心……但这两个东西,恰恰都是不太可靠的。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即便赵匡胤身处皇帝的视角,他也还是要赞叹黄巢一声,顺带着赞叹当年唐末之后混战时期的那些个领头人一声。
多亏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啊!
但是另一件事情,就让赵匡胤非常在意,在意到抓耳挠腮,又一时间想不明白。
——不拿人民群众一针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