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官场之中,职务的调整原本不过是家常便饭般寻常无奇。
然而,当柳江河接到调任通知,得知自己前往团市委担任副书记一职时,内心并没有太多的波澜。
彼时的他,心结未解,对于新的工作岗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和规划。
但在体制内其他同僚们的眼中,此事所引发的震动却是非同小可,他们觉得特别意外,又好像在情理当中。
表面看来,柳江河此次是由市委部门转至群团组织任职,这般调动难免让人产生一种“被贬谪”的错觉。
从传统观念出发,群团组织相较于市委部门,其重要性与影响力要逊色许多,是很多人眼里面的清水衙门。
若深入探究其所调往的单位,则会发现其中另有玄机,“共青团出干部”这句俗语早已深入人心。
在当下大力倡导干部年轻化的大趋势之下,共青团干部无疑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在旁人眼中,团市委就是青年干部的摇篮。
团市委干部队伍的整体年龄是所有市级部门里面最年轻的,可谓朝气蓬勃、活力四溢。
通常情况下,只要表现出色,达到一定标准,晋升提拔几乎是顺理成章之事,所以团市委岗位也是不少年轻干部令人垂涎欲滴的“香饽饽”。
所以,单从这一视角审视,柳江河此番调入团市委,实在难以简单地归结为贬职。
柳江河现在也还没有满二十五岁,从他的年龄来说,到团市委任职好像也更为合适一些。
不然在其他平均年龄四五十岁的班子里面,出现一个二十多岁的班子成员,显得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就像当初他在市委宣传部时一样。
除此之外,众人私下里纷纷猜测起柳江河背后究竟有着怎样强硬的关系网,关于他公然违抗市委书记张家明下达的命令的事大家众所周知。
还有一些跟柳江河相熟的人,他们更是清楚柳江河与侯权之间存在着深深的恩怨纠葛。
当时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柳江河这次怕是要大祸临头,要么会被降职处理,要么就得直接被踢出公务员这个队伍。
然而,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后来张家明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竟然仅仅是把柳江河搁置在了一边,对其不闻不问。
既没再安排他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去工作,也不让他重回市委宣传部上班,更为关键的是,连他原本担任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居然都没给免去。
要说这张家明在柳江河这儿丢尽了颜面,感觉到自身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挑衅,心里头铁定是想将柳江河一撸到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