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蜜本来就是个小机灵鬼,立马听出了江艳秋的用意。
她马上笑嘻嘻地接过话头说:“你都这么厉害,那伯母做衣服是不是更厉害了!”
赵兰兰一脸骄傲地说:“那是当然的,以前我妈专门给那些大富人家做衣服的,我妈他们定做这里,那必须得提前预约。”
田蜜的眼里闪出金光,立马开始套赵兰兰的话。
不过考虑到赵兰兰和顾清清的关系比较特殊。
田蜜也不敢贸然跟她说什么,怕到时候赵兰兰在顾清清面前说漏嘴,到时大家不好相处。
所以她打算先和齐兵、楚听南商量商量再决定。
第二天就是田蜜他们的搬家,还请了赵家所有人来参加,
另外方静一家人也来了,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后,方静的哥嫂也来帝都了。
方文和方父一起找木工干活;方母就和儿媳妇弄了辆三轮车,在附近学校门口卖小吃。
生意还不错,一家人就把田蜜他们的四间倒座房租下来了,今天一早方家一家人就过来帮忙参加。
田蜜和方静两个有种“臭”味相投的趋势,关系还挺好的。
这话不是江艳秋说的,是楚听南说的,说田蜜方静两人,螃蟹没有横着走他们都会点评几句。
除了方静和赵兰兰江家人,剩下的就是齐家人和江艳秋他们两人。
赵家要走的时候,田蜜他们就偷偷给江艳秋使眼色,让她想办法把赵兰兰兄妹几个引过来,这样他们就能和赵母单独说做衣服的事。
楚听南也没有拐弯抹角,开口就把他们想的合作方案说得明明白白的。
两边按利润三七分的方式来,他们负责采购原材料、做市场推广还有卖东西这些所有事儿。
赵母就专心做衣服,什么风险都不用担,就拿她订单三成的利润。
这么好的条件,赵母有点心动,楚听南画的大饼,实在太诱惑人了!
不过呢,她以前吃过亏,所以政策不稳定,有点畏畏缩缩的,有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感觉。
好一顿思想斗争之后,赵母最后说要先好好琢磨琢磨,才能给个准话。
不出所料,赵母答应了,之前他们家得到不少赔偿,但家里有五个孩子要养,花销大,压力也大。
她还年轻,能给孩子多挣点就多挣点呗,反正不用投资也不用担风险。
所以看了楚听南的详细计划,又看了楚听南他们找来的样品布料和电动缝纫机,她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不仅这样,她还给楚听南他们介绍了几个其他的师傅,都是他们平都的,有一个还是赵母的师弟呢!
订做衣服的布料,楚听南他们可是下了大本钱的呢,都是从香江弄回来的高档布料。
为什么要大老远从香江弄过来呢?
还不是因为国内买布要布票,羊绒混纺还要工业券,那些高端布料只出口不卖,没办法,只能从香江运回来了。
不过这走私过来的布料,成本还是有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