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孙策占了很大的便宜后,袁术自然想要占便宜。
当袁术在寿春得知孙策击走刘繇后,于是上表奏请孙策为殄寇将军,把周尚召回寿春,并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给了孙策足够的名望,而收掉孙策手上的实权。
当孙策占据会稽后,孙策就将原有长吏全部更换,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而他自己则兼任会稽太守,同时又以吴景为丹杨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
他还招纳彭城人张昭、广陵人张纮、秦松、陈端等为谋士。
看到孙策的动作,袁术自然不喜,即使他和朝廷的关系很差,他依然上表,给了孙策高位,让他袭父爵乌程侯,同时想要撤换孙策手下的官员。
尽管这时候朝廷和袁术打的火热,字面意义上的那一种,但是朝廷的规矩不可以坏,在收了钱之后,朝廷依然捏着鼻子在袁术的上表上盖了章。
对于袁术的行动,孙策开始了反击,他率领军队孙策赶走了袁术所派的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并且封锁了长江,等待着袁术的反应。
袁术手上的水军不多,对于孙策没有更好的方法,只能够派人书写檄文,声讨孙策的忘恩负义,而孙策也没有惯着袁术,声讨着袁术对于朝廷的不忠,甚至将袁术过去写文书让他进攻洛阳的事情抖落了出来。
论打仗,袁术不是孙策的对手,但是论舆论,孙策吃亏了很多。袁家的朋友和门生故吏太多了,这些人不仅帮亲不帮理,甚至还颇有辩才,一时之间,孙策白眼狼的行为喧嚣直上。反正错的肯定不是袁术,错的是孙策。
甚至吴地的那些豪族也被鼓动起来加入了对于孙策的反抗。
一时之间孙策有些焦头烂额。但是孙策有了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的刀子非常硬,那些玩嘴皮子的弄不过玩刀子的,随着吴地的腥风血雨,吴地稍微平静了下来。
但是孙策妥协了,他答应给袁术扬州三分之一的赋税,甚至愿意提供部分兵马来交换扬州的治权。在没有强大水军的情况下,袁术也只能咬着牙齿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