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2章 丘吉尔的讲话

红色莫斯科 涂抹记忆 2264 字 2个月前

罗科索夫斯基抬手看了看时间,对朱可夫说:“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时间差不多了,开始吧。”

朱可夫点点头,然后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后,对着话筒说:“我是朱可夫,让他进来吧。”

当朱可夫打电话时,罗科索夫斯基来到墙边一个齐腰高的收音机前,弯腰打开收音机。里面很快就传来了说话的声音,索科夫惊讶地发现,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说的是英语。

索科夫有些诧异地望向了朱可夫,心里不解地想:“朱可夫元帅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想起叫自己来收听英文广播呢?”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紧闭的房门打开,马林科夫带着一名上尉军官走了进来,笑着对朱可夫说:“元帅同志,翻译来了。”

朱可夫冲马林科夫微微颔首,指着墙角的收音机,对上尉说道:“翻译同志,你给大家翻译一下,收音机里所说的内容。”

上尉走到收音机旁,弯腰聆听里面传出的声音,随即开始翻译:“1946年3月5日,也就是今天,在美国访问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正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

其他人听到这里,表情还挺自然的。但索科夫的心里却犹如惊涛骇浪一般,他此刻终于明白,苏军所组建的参阅部队,最后为什么没有能前往伦敦参加胜利阅兵式,就是因为丘吉尔在这次演讲中,发表了对苏方严重不友好的言论,从而激怒了苏方。结果就导致原定要参与伦敦胜利阅兵的苏军部队,没有出现在伦敦,英国方只能以苏军对出场顺序不满意、而拒绝参加阅兵式的理由,来糊弄广大的民众。

小主,

只听上尉继续翻译道:“……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已经拉下了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这些着名的都市和周围的人口全都位于苏联势力范围之内,全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不仅落入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听到这里,科涅夫抬手在桌上重重地拍了一巴掌,骂道:“该死的英国佬,居然把两种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比作‘铁幕’,简直是太不像话了。”

而马林科夫却冷哼一声,说道:“科涅夫元帅,其实铁幕一说,不是丘吉尔的原创。早在一年前,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就曾说过:‘如果德国人民放下他们的武器,根据罗斯福、丘吉尔和史达林的协议,苏联人就将控制欧洲东部和南部,包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在苏联控制的大片领土上,一副铁幕即将降下,铁幕后面所有的国家都会被屠杀。’”

朱可夫板着脸对马林科夫说:“马林科夫同志,你给大家说说,丘吉尔为什么会发表这样的演讲?”

马林科夫点点头,接着说道:“随着德国的战败,整个东欧都处于我国的控制之下,这一点让丘吉尔感到了恐惧。因此他才会发表这样的演讲,主张英美结盟,讲英语的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我国的‘铁幕’扩张。”

坐在沙发上的索科夫,心里在默默地想着: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的序幕。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老美相继搞了三个大动作——先是在1947年推出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又于1949年主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的主旨,就是老美要担负起领导世界的责任,帮助自由的民族,对抗苏方的极权政制。

马歇尔计划,就是帮助欧洲恢复战争创伤,复兴经济,这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实践,他们认为只要消灭贫穷,就能从根上扼杀极权政制。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是杜鲁门主义在军事上的实践,目的是对抗“铁幕”对欧洲和北美国家的威胁。

针对老美的三板斧,苏方也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首先,在政治上,建立九个国家的党派和工人情报局;经济上,推出了“莫洛托夫计划”,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与东欧国家缔结了双边同盟条约,并于1955年成立了对抗北约的华沙条约组织。

但这些事情都是一年以后发生的,与此刻的关系不大,索科夫只关心朱可夫等人听完丘吉尔的演讲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并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