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场面,直让杨振唏嘘不已。
杨振与杨国柱两人好一阵劝慰,才让金士俊止住了哭泣。
杨振拉着金士俊对他说明了来意,先是告诉他自己为他表了战功,朝廷将有封赏。
同时也告诉他,自己带了先遣营兄弟给他的万余两银子前来,叫他好好为其父其弟修墓建祠。
当然,杨振也告诉他,此次拜祭过后,他要离开宣府城,前往张家口出边去了,嘱咐金士俊处理好其父其弟的丧葬事宜以后,能够再回辽东找他。
然而金士俊面目呆滞,默默无言,只是听着杨振的嘱咐,领着他们到设在家里的灵堂里祭拜了一番。
杨振见他魂不守舍,心思已不在军中事务上面,只能叹着气,留下了重礼,与他拥抱告别。
杨振从松山带到京师办事的银子,剩下来的万余两,一分不剩,全部留给了金士俊。
既然他已经决定要对张家口的那些个通虏奸商们下手了,那么现在手中的这些银子,对他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
杨振从金家略显衰败的笼罩着悲悲戚戚气氛的院子里出来以后,收拾下心情,在杨国柱的陪同下,亲自去了一趟宣府巡抚衙署。
一方面,算是对宣府巡抚刘永祚的一次拜见或者回访,另一方面,他又以前往张家口探望弟弟杨捷为名,当面向他辞了行。
刘永祚身为宣府巡抚,按理说,他应当主要管军,但他到了宣府以后,军务并不怎么插手,而是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赈济灾民和募民屯垦等民事上面,认为剿匪莫如安民,民安而匪患自除。
他的这个想法与做法,自然与杨国柱一拍即合,当然也赢得了杨国柱的尊重。
原本历史上,他们两个人在宣府镇就共事多年,合作默契。
杨国柱从崇祯九年就是宣府总兵,一直干到崇祯十四年战死辽东,整整五年。
小主,
而刘永祚也是从崇祯九年出任宣府巡抚,一直干到崇祯十三年冬,整整四年多。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明末政治动荡,人事变化异常频繁的崇祯年间,是很不寻常的。
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与他们之间的默契,却有着直接的关系。
当然了,这一世,由于杨振这个蝴蝶翅膀的扇动,宣镇总兵杨国柱与巡抚刘永祚之间的默契,变得更深了。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莫过于他们前不久联手驱逐宣镇监视太监曹本正的事情了。
杨振此来宣府之前,最大的一个忌讳,就是宣镇的监视太监,也俗称监军内臣。
这些人在宫中地位极低,往往是某个当红大太监名下的义子义孙,受到推荐以后,到了边镇任职,权力却又极大。
因其在宫中地位极低,要人恩主推荐才能外任,所以他们外任以后,就需要搞到大把银子回馈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