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没有留下多少东西,只有一幅不入流画师画的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画中的老母亲,坐在门前,左手挽着青丝,嘴角带着浅笑。
其实这一幅画,老母亲并不想浪费钱。
说自己坐在门框前,门框框住的就是自己的一生,哪还要什么画像哩?
最后拗不过老父亲。
这一幅画,李平安裱了起来,但是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发现,画框的背面多了不少的划痕。
想必老父亲时常拿起来端看吧?
思念在这一刻有了具象化的表现。
春去秋来,日子一天天过去,李平安已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了。
他和楚柔在相处中逐渐萌生了情愫。
楚柔家对李平安的印象不错,这一桩婚事出奇顺利。
李平安在本事学成之后,没有选择自己开店,反而留在老李木匠铺子。
他感恩图报。
老李木匠传他手艺,他就待老李木匠如同父亲一样。
侍奉养老,亲子该做的事情,他一件没有少做。
由于雕刻水平不断精进,李平安的名气越来越大,客源越来越多。
在整个寒山村,甚至寒山县都颇有名气。
所以,李平安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而且和楚柔相敬如宾。
日子虽然算不得富裕,但也算得上不忧愁柴米油盐。
婚后第二年,楚柔生了个大胖男娃。
和李平安一样重,六斤三两。
生命像是在这一刻,进行了一次轮回。
终日不苟言笑的老父亲,罕见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只不过啊,老父亲越来越老了。
他的背开始弯曲,不似年轻时候一样高大。
这一天,破天荒的,老父亲第一次说要带着李平安好好踏青。
说是踏青,其实是踏墓。
“这口坟是你爷爷的,这口是你祖奶奶的,这就是你……母亲的。”
李平安心中沉重,但还是默默铭记在心。
现在年纪渐长,再看这些坟的时候,已经没有了惧意。
不是胆量起来了。
而是我们所惧怕的鬼,何尝不是其他人一生终难再遇的思念呢?
恍惚间,他记起了小时候。
当初他还很小,每年清明踏青的时候总爱问,爹,我们去哪?
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去给爷爷上坟。
或许有一天,他的儿子也会这样问。
而他也会这样回答,我们去给爷爷上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