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关。
两山壁立,中有流水,盖鲁山南去之关。
鲁阳关在鲁山与南召之间的一个南北走向的断裂大峡谷中。
是鲁山最重要的隘口大门,同时也也是洛阳与南阳盆地间交通冲要,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要地。
鲁山关段南起南召云阳镇,北至鲁山让河乡,谷底最高海拔近两百米,东面和西面山岭海拔高达七百米。
过鲁山关,便证明着已经离开了南阳府,进入了汝州府内的地界。
两山相夹的官道之上,大量的兵马在极具节奏的行军鼓点之下,正浩浩荡荡的向着北方开赴而去。
队伍行进在干燥的土地上,无数的脚步马蹄从路面之上踩踏而过激得尘土飞扬,几欲遮天蔽日。
一面面赤红的盔旗红缨在阳光的照耀之下,显得分外夺目。
逆风鼓荡之下缨旗飘荡,迎风而动,远望好似一片翻滚的血色怒涛。
陈望一手执马鞭,一手按刀,领着众将站在高坡之上俯瞰着身下官道一众正在行军的军卒。
官道之上长长的行军队伍好似一条蜿蜒而动的赤龙。
背负着令旗的传令兵驾驭着战马在官道左右不时来回奔驰,紧张的传递上官的军令和前面的军情与。
架梁马在前,为大军探查前途险隘,指引正确的行军路线。
饶是多年征战早已经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但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陈望忍不住心潮澎湃。
接受了陈洪范麾下的兵马,加上仍然归属其管辖的土兵,直控兵力已经超过了两万人。
陈望在杨嗣昌那里领下了军令,前来河南平叛,甚至还得到了临时调遣河南诸镇兵马的权力。
军事上的事情也都有了便宜行事之权。
不需要对于河南巡抚负责,直接向着杨嗣昌禀报即刻。
这也意味着,现在陈望拥有高度的自主权。
起码在河南省这一地界之上。
现今,河南局势的崩坏已经不可遏制。
两万可战之兵是陈望的立身之本。
而高度的自主权,和临时的调遣之权,便是陈望可有借助的大势。
高坡之上,一众将校恭敬的站立在陈望的身后。
一张巨大的沙盘将其分割成了两排。
沙盘之上山川林立,河流密布。
若是现场有熟悉地理的河南官吏看到必然会大吃一惊。
因为这一座巨大的沙盘,正是如今的河南省。
陈望转过身,面对着正前方沙盘,低垂着双目扫视着沙盘之上的山川地势。
胡知义站在陈望的身侧,手持着指挥鞭,向着陈望禀报起了河南省内的局势。
“二月二十七日,李岩领主力自登封进偃师,偃师三日告破。”
“李岩斩偃师知县徐日泰,而后于偃师东郊大誓三军,兵威进洛,向东卷席而去。”
陈望站在沙盘之前,眉头紧蹙。
河南的局面眼下可以说是已经彻底的陷入了失控的状态。
偃师是洛阳重要的支城,距离洛阳不过百里之地。
偃师的沦陷,使得整个河洛彻底的陷入慌乱。
因为这意味着由李岩统领的万民军可以毫无阻碍的一路西进,进围洛阳。
而此时的洛阳正是最为空虚之际。
陈望沉吟了些许的时间,发问道。
“洛阳府内,还有多少的兵马?”
胡知义举起手中的指挥鞭,点向洛阳府的方位,回答道。
“洛阳府内,尚有四营兵马。”
“如今主持洛阳府内军务是参政王胤昌,其麾下有标兵一千五百人。”
“闻听偃师城破,赶赴洛阳驰援的部队共有三营,分别是河南总兵王绍禹、副将刘见义、罗泰三营,正奇兵丁在籍共有七千人。”
“纸面上,算上洛阳城内的其他部队,守备兵力可达万人,但实际上能到六千人都算是不错的了。”
纸面上的数据自然是失真极多,尤其是这种内地的卫所营镇,更是极不可信。
六千人还是胡知义往保守的地方说。
“王绍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