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各怀心思

之后书房里面发生了一些只可意会的事情,燥热骚动的情绪被稍稍平复,再之后,秋雨便下了起来。

糜芳在次日出海了,糜贞在码头上撑着竹伞,目送载着糜芳的大船远去,心道可能自己这辈子,怕是很难再见到二兄了吧。

远处滚滚江面之上,大船渐渐消失在沉郁苍茫的雾霭中,糜贞转过身上了马车,往糜家货仓而去。

她已经没有多少时间感伤,因为大战在即,寿春城内辎重粮草调集的频繁程度,远超平时数倍,所有的商船,都暂时征做军用,以支持城内每日进出的战船步军的补给后勤。

如今围绕着寿春周边几百里的地区,已经爆发了多场小规模战事,整个庐江都变成了一座巨大的战区,随着曹操和孙权不断增兵,江淮一带三方的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之众。

曹操孙权别的不论,在将领数目上,是有着十分深厚的底蕴的,这一点袁熙和刘备加起来也有所不及,曹操孙权分成几路进军,每一路都有数名大将保障,给了袁熙这边极大的压力。

这样的劣势,同样也体现在兵力上,虽然曹孙两方的精兵率不如袁熙,但人数是实打实的,普通兵士作战不行,但保障后勤和守卫城池绰绰有余,而且两边像是商量好了一样,步步为营,逐渐蚕食袁熙的地盘,让袁熙军辗转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

对此袁熙也不得不从幽州青州等地调兵,来弥补自己防线的漏洞,其实先前他和郭嘉诸葛亮等人谋划时,对于曹操的决心还是预估有所不足,没想到曹操会如此决然地将其剩余兵力投入到江淮战场中来。

这导致袁熙兵力调动捉襟见肘,他也开始被迫征发民夫筑城防御,淮水上属于袁熙势力的船只全都开动起来,昼夜不停的运兵运粮。

这里领军的,是从汉水上游坐船经过江东控制的夏口,然后登陆的夏侯渊于禁军,他们一路北行到了皖城北面,想要绕过巢湖西面,寻找突入寿春的路线,结果被袁熙派张合阻住,两边打了数次大战,损失都不小,就此僵持住了。

两边的战船数量,加起来超过两千多艘,密密麻麻的船只,几乎将整条长江航道都堵住了,这反而成了个麻烦事,因为这么多船同时行动,肯定会互相影响,加上两边心并不齐,所以何时发兵,如何安排进军路线,变成了如今两边争论不休的问题。

于是在一场场战事中,战线逐渐稳定下来,在淮水北面的豫州沿江地区,重新被曹军夺了回来,袁熙军全部撤回了淮水南岸。

辛毗不管水军具体军务,但是对于和江东军的之间的配合调动,则是有决断之权,如今他和周瑜争论起来,为的就是如何从长江攻入巢湖。

不过好就好在,袁熙先前构筑的基于水路的运输网已经初步成形,他领地内依托控制的沿海,黄河,淮水等几条重要水路,能迅速调动兵员和粮草,在最短的时间内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而这几条水路,曹操和孙权没有取得控制权,暂时是无法插手的。

但曹军也就到此为止了,淮水被袁熙水军控制,曹操的水军不足以掀起扭转弱势局面,甚至在袁熙水军的威胁下,渡河都很艰难。

当然,曹操也不是完全放权,他派了辛毗作为监军,辛毗作为袁绍以前的掾属,也急需证明自己,且在冀州监军时不比田丰等人差多少,也确实足以担当这个位置。

而寿春西南则是八百里云梦泽,这地方人迹罕至,百姓住的都很少,更别说行军了,所以曹军自然没有选择从这边行军,而是选择了更南面的九江郡作为突破口。

于是曹军把步军攻击的重点放到了寿春西边,淮水上游的大别山及伏牛山一带,由曹洪乐进带兵,想要从此突破,袁熙自然不会让其突破,他派徐晃守住此地,诸葛亮作为监军,让曹军不得寸进。

曹操对于这支水军,破天荒没有用曹氏和夏侯氏将领领军,因为曹操也深知,论步战,这些将领在自己的调教下,已经都能独当一面,但论水战,便是外行中的外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