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又进来一个长相斯文的人,把包放在桌子上,主动自我介绍起来,李乐童,十六岁,豫省兰封人(54年和考城合并成兰考县)。
四人铺好铺盖,结伴去了总务处领取了热水壶、洗脸盆、毛巾、饭盒等一些生活用品。
回到宿舍,几人闲着没事谈起了助学金,这时期的高校及中等学校不是发粮食就是补助金。
比如中南区中等学校规定:甲等助学金除免缴学杂费以外,每人每月另发九二机米75斤,乙等和丙等同样免缴学杂费,另发九二机米分别是50斤和25斤。
京城在49年5月发布的《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条例》补助的是金钱,每人每月大概十六万上下。
1952年7月23日教育部做了统一规定,全部实行人民助学金制,普通学生(本科)每人每月12.5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生14万,专科生16万,“调干生”32万。
这时期专科生的补助比本科生好,因为国家建设需求,专科教育侧重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能更快地满足工业、农业、卫生等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比之下,本科生培养周期较长,且注重理论知识学习。
在学校波澜不惊的度过了一周,明天是礼拜天。
刘平安收拾好东西和舍友们打了声招呼,骑上自行车就回了南锣鼓巷。
晚上,刘平安闲着没事在家研究药方,由于这时期电压不稳定,电灯泡经常忽明忽暗,烦不胜烦。
阎埠贵吵吵嚷嚷的跑了进来:“平安,你现在可了不得,居然悄不声的考上了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