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紫禁城阴霾

一名士卒焦急跑来报告,脸上满是灰尘与血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陈天华脸色凝重如铁,紧咬钢牙,眼中闪过决绝:

“速去搜寻,但凡可用之兵器,皆收拢而来,纵是石块瓦砾,吾等亦当与贼寇拼杀到底!”

恰在此时,一名士卒突然指向远方,惊喜高呼:

“大人,援军到了!是林将军舰队!”

众人顺着他手指方向望去,只见海面上,林羽率领的舰队如同一群勇猛的海燕,破浪疾驰而来。

林羽率领的舰队及时赶到,从海上对敌人展开攻击。

敌人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

林羽与陈天华趁机发动反击,喊杀声再次响彻战场,士卒们如猛虎下山,奋勇杀敌。

终于,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将敌人击退。

战场上,敌军尸体横七竖八,硝烟缓缓散去,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似在为这场艰难的胜利而喝彩。

然而,这场胜利并未让他们感到丝毫轻松。

保守派在朝堂上依旧大权在握,他们如贪婪恶狼,不断削减对军队的支持。

而列强则在不断增兵,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恰似暴风雨前的乌云,越积越厚,一场更为严峻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林羽与陈天华心急如焚,急忙赶赴京城,欲求见圣上,期望朝廷能加大对军队的投入,共同抵御外敌。

然而,他们却被阻拦在紫禁城门外。

“皇上正与诸位大臣商议要事,不见任何人。”

守门太监面无表情地说道,那冰冷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刃,刺痛了林羽与陈天华的心。

他们明白,这定是保守派从中作梗,企图切断他们与圣上的联系,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返回社团,与苏瑶一同商议对策。

社团房间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今该如何是好?军队急需支援,可朝廷却置之不理。”

苏瑶焦急地说道,眼中满是忧虑,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显露出内心的焦急与不安。

林羽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如炬:

“不能坐以待毙。既然朝廷指望不上,那便发动民间力量,向百姓募集资金与物资,支援前线军队。”

他眼神中透着破釜沉舟的决心,似在向命运宣告不屈之意。

陈天华与苏瑶听闻此计,心下皆觉可行,二人目光交汇,彼此间传递着坚定的信念。

当下,他们毫不犹豫,即刻再度投身于救国的征程,于大街小巷间四处奔走,不辞辛劳地向百姓宣扬爱国情怀。

街头巷尾,皆留下他们奔波的身影。每到一处,他们便停下脚步,或立于高台之上,或站在人群中央,声音虽已因连日的疲惫而变得沙哑不堪,却依旧饱含着炽热的激情。

那声音,仿佛是穿透阴霾的一缕阳光,又如黑暗中燃烧的火炬,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对百姓奋起抗争的殷切期望。

“乡亲们,大清正面临生死存亡之危,列强铁蹄即将踏破家园,吾等绝不能坐视不管!大家需团结一心,共御外敌!”

林羽大声疾呼,声音在人群中回荡,眼神中满是对百姓的期盼。

百姓们被他们的爱国热忱所打动,纷纷慷慨解囊,捐出自己的积蓄与物资。

老人们拿出积攒多年的养老钱,孩童们献出舍不得花的零花钱,商人们则捐赠大批物资。

一时间,物资如洪流般汇聚,一批批运往了前线。

新式军队得到补给,士气大振,再次与列强展开激烈战斗。

战场上,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士卒们怀着必死决心,奋勇杀敌。

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穿梭,每一个人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林羽、苏瑶与陈天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这场保卫战远比想象中艰难。

但他们并未退缩,眼神中透着坚定信念,他们决心,哪怕仅有一丝希望,也要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拼尽全力。

深夜,万籁俱寂,林羽独自伫立海边,海风呼啸而过,带着咸涩气息。

他凝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心中思绪万千。

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无数碎银在闪烁。

忽然,海面上闪过一道奇异光芒,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预感。

“难道……这是山河画卷在给予我们提示?”

林羽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一丝迷茫,却更多是坚定。

他决意,无论前方等待着什么,都要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前行。

因为,他的身后,是万千百姓的殷切期盼,是一个国家的未来。

那道奇异光芒,恰似在黑暗中为他点亮了一盏明灯,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