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长安文化风云

这场争论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和市民百姓的关注。

一时间,长安城内分成了两派,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纷纷。

林羽和苏瑶意识到,这场学术之争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导致大唐的知识阶层分裂,阻碍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他们决定在国子监举办一场盛大的学术辩论会,邀请各方学者和学子参加,共同探讨大唐文化的发展方向。

辩论会当天,国子监内人山人海,气氛热烈而紧张。

传统学者们坐在一侧,表情严肃,眼神中透露出对传统的坚守;

年轻学子和海外归来的文人则坐在另一侧,充满朝气与活力,跃跃欲试。

辩论会开始后,双方你来我往,各抒己见。

传统学者们引经据典,强调儒家思想对大唐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年轻学子们则列举西方学术在天文、地理、数学等领域的成就,阐述学术交流融合的必要性。

林羽和苏瑶坐在一旁,认真倾听着双方的观点,并不时地交换着意见。

在辩论的关键时刻,林羽站起身来,发表了见解:“诸位,大唐文化源远,儒家乃瑰宝,然不可守旧。西方学术虽异,亦有可取,如天文历法助农事,数学精妙利工程。大唐应持开放之态,以儒为基,融各方文化,方可昌盛不衰。”

林羽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在场众人的深思。

经过这场辩论会,不少学者和学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一些传统学者逐渐认识到外来文化的价值,愿意尝试了解和学习;

年轻学子们也意识到儒家思想在大唐社会中的深厚底蕴,不能盲目排斥。

长安城内的文化氛围逐渐从对立走向了交流与融合。

但就在此时,北方边境传来消息,一些游牧部落因不满大唐在文化交流中对他们传统习俗的忽视,开始集结兵力,有南下侵扰之意。

林羽得知后,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前往边境安抚。

他深知,这是文化冲突在外交和军事上的延伸。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将会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林羽带着使团来到边境,与游牧部落的首领们进行了会面。

他发现,这些部落首领们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只是他们担心随着大唐文化的强势涌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将会被逐渐淹没。

林羽耐心阐释大唐文化交流政策,郑重承诺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

他还提议在边境地区设立文化交流集市,使双方百姓能够在平等、友好的氛围里相互了解、相互学习。

部落首领们听了林羽的话,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他们被林羽的诚意所打动,最终放弃了南下侵扰的计划。

林羽成功地化解了这场危机,为大唐赢得了边境的安宁。

随着这一系列文化冲突事件的解决,大唐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稳健的步伐。

林羽和苏瑶并肩站在长安的街头,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相视而笑。

林羽轻轻地拍了拍苏瑶的肩膀,苏瑶则握住了林羽的手。

两人眼神坚定,充满希望,继续向着前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