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隋朝开始,南方的手工业就很发达。
在手工业方面,江南地区的丝绸、绸缎等纺织品以及漆器、瓷器等手工制品都备受推崇,这些产品远销海内外。
但这时的瓷器,还是以河北的瓷器为主,南方的瓷器子啊长安卖不过北方瓷器。
丝绸也不如蜀锦在贵族间流通,唯独漆器能在长安卖起来。
因此,李世民看不起南方经济,觉得南方的东西没有北方的好。
扬州,也是东面新罗婢的进口之一,新罗国把这些新罗婢卖到扬州,然后再从扬州买江南地区的商品带回本国。
尤其扬州和徐州,隋炀帝干嘛开发大运河?
就是为了打通扬州到洛阳的河运,让扬州商品能卖到洛阳。
然后再从洛阳到长安的渭水河,运送到长安来。
隋炀帝在挖通了大运河之后,经常去扬州,哪怕自己不在扬州,也经常设立扬州大都督这一职位。
就是专门看着扬州,还不余遗力的调拨大笔资金开发扬州。
李恪王府里,那两棵半人高的金银梅花机关树,就是扬州士绅上贡给隋炀帝的。
扬州也因为隋炀帝经常在这里下榻,成了南方顶级的大城市。
李渊这个陇西出身的贵族,更是铁北方人,更不懂什么扬州的经济发达。
建国之后,给李孝恭弄了一个扬州大都督,也只是觉得扬州在隋朝的地位很大,才会立了这么个职位。
李承乾觉得,李恪身上的这个扬州大都督挂名职位,不去扬州赚点钱太浪费了。
李世民看好大儿把扬州说的这么好,就依了好大儿的建议,让李恪去一趟扬州。
李世民在目送逆子李恪离开后,就叫来了李承乾:
“高明,江南道真的如同你的那样,富得流油?”
李承乾都不知道这是父皇问的第几遍了。
“父皇,我跟你打包票,真的是富得流油!”
李世民又拿出一份户部尚书裴矩统计的,南方赋税缴纳总结。
“可是户部呈上来的奏书写着,江南道每年缴纳的赋税只有河北道的一半啊?”
李承乾不觉得是户部尚书在骗父皇,因为江南道赋税超过河北道,是唐中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