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杜如晦和房玄龄的区别

李世民是把能甩的事情都甩给了房玄龄,连他的大舅子长孙无忌,都只干中书令分内之事,但是房玄龄都一言不发的接下来。

这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有什么区别,诸葛亮就是被累死的。

再看杜如晦,他兵部只要有事,就不会接李世民甩下来的事情,甩不了就离开长安,出去办公。

躲得远远的,让李世民甩不到自己的身上。

所以魏征当初被李世民气走的时候,杜如晦会去他家百般阻拦,房玄龄就没去。

因为二人中,杜如晦是欣赏魏征的性格的,房玄龄是不赞同魏征这样对陛下直来直去的。

也正是房玄龄能替李世民分担一点就多分担一点,能递话就递话,能开脱就开脱的“贴心小棉袄”性格。

李世民才会在两人之间,选择先扶持房玄龄来当这个“二品丞相之位”的左仆射,而不是杜如晦。

用魏征的“良臣与忠臣”论来区分的话,魏征、杜如晦、房玄龄三人。

分别是良臣、良臣兼忠臣、忠臣三种。

李世民父子这会儿正被魏征这个良臣喷,身为忠臣的“贴心小棉袄”房玄龄来了就要给李世民父子开脱开脱。

“拜见陛下!”

李世民一看到房玄龄来了,就跟看到救星一样,自己的死党兼大舅哥,长孙无忌,他离开了长安,就剩下房玄龄肯定会为自己说话。

“左丞快来。”

说着,李世民就招呼房玄龄坐在自己的身边。

接着李世民把刚刚发生的事情,简单的和房玄龄说了说,房玄龄果然不辜负李世民的看重。

“光禄大夫,我以为既然陛下也赞同你的说法,那就行了。”

魏征这个良臣一听,就马上开喷房玄龄。

“什么叫那就行了?陛下现在应该马上派人把蜀王的马车送去,把太子的马车换回来。”

“你这话不对,蜀王殿下与太子殿下乃手足兄弟,兄弟间偶尔的情谊往来,是否也不应过于苛责?

若因这等小事伤了兄弟和气,你让太子和蜀王将来怎么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