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父亲的经验

这是一位老父亲,向自己儿子细心教导自己为人处世的经验。

也能看出李世民是真的,把李承乾当做继承人培养,希望他未来能当个好皇帝。

李世民会在魏征面前,说自己读书不如他,登基后为了治理国家,也许诺不会“因言论罪”。

这一切都说明了,李世民知道自己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要听取大臣的意见。

听取意见,这四个字看似很简单,也很通俗易懂,但其实非常的难做到。

先不说,能不能,时时都怀着“空杯之心”,虚心求教。

就算,能做到,时时都怀着“空杯之心”,虚心求教。

可是,意见那么多,你怎么知道谁的对?谁的错?

当皇帝,当主官,最难的就在于手下的小弟那么多,谋士那么多,要从中找出正确的意见,就得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

李世民不知道,自己的好大儿的身体里,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大人的灵魂。

完全是把好大儿当成一个九岁的娃娃,教授他如何听取意见,如何做出判断。

这都是李世民摸爬滚打十几年的经验,是他用一次次生死换来的真理。

不是李世民不想和李恪说这些,而是没必要,他的富贵已经到了顶点。

但是好大儿李承乾不是,他的将来还有大唐的万里山河,在那里静静的等着他治理。

父母总是这样,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超越自己,能活成自己没活成的样子。

但李承乾即使是大人的灵魂,也肯定不如李世民的经验。

因为他上辈子就是个乡下扶贫的基层干部,放在这个时代,就是数十万没有品级的小吏。

如果不是他善有善报,能穿越到太子身上,他肯定站不到这个高度。

李承乾上辈子的时代,仅仅只是物质生活比大唐好点,治理国家的难度,一点不比大唐的李世民轻松。

什么时代没有阶级?

什么时代没有贫富差距?

李承乾上辈子是明牌大学出身,还不是窝在大山里?

杜如晦是京兆世家出身,当初还不是在不知名的县衙,当个小小的县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