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铁路的价值

关于战争兵力这一块,只能说能维持在前线的作战兵力越多越好,因为前线维持的兵力哪怕是多维持10个人,这就会多出10个人的力量。

而决定前线维持大军的数量多少的关键因素就是后勤能力,后勤供养能力决定了前线能维持的兵力数量。

可以说古代有很多王朝虽然总兵力很多,有100万甚至200万大军,但是在对外战争的时候,能维持的军队数量往往就很少。

只能在对外战争之中维持10万或者20万人的规模就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一场五万人规模的战争就已经是不小规模的战争了。

主要就是兵力太多的话,对后勤方面的压力加剧。

而20万人是古代中原王朝在对外战争进攻之中维持的兵力的极限,后勤压力基本已经是极限了。

主要就是粮草的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太大,以粮草运输出发地距离前线1000里为例的话,出发时的粮草为1万石,那么运输到前线的时候,能送到的粮食能有1000石就算是很成功的了。

最主要的消耗就是路上的消耗,运粮的民夫,拉车的牲畜来回路上的消耗都是一笔恐怖的数字。

故而孙子兵法里才会有就食于敌的说法,劫掠敌军的粮草为己所用不仅可以削弱敌军,还可以间接的降低己方的后勤压力。

张辰的汉军在和大楚的战争之中也是由于后勤方面的约束,导致一直没法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只能被动的防守。

所以韩信当初在占领了大楚的梁州地区之后,一直做得事情就是在当地推行新政,然后在当地解决粮食这类的补给问题。

包括后来白起接手这里之后,也是在这里修建了弹药厂,枪炮厂等厂子,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对大汉大后方的物资依赖。

如今张辰在大楚的投入已经看到了回报,目前梁州地区的40万大军已经可以在粮草和武器弹药这一块自给自足。

在蒸汽机动力的辅助之下,弹药厂和枪炮厂以及炼钢厂和矿场等都昼夜不停地运转着,不断地生产着新式的线膛枪还有各种各样的弹药。

可以说只要在给张辰一年时间,张辰就可以将梁州地区的30万主力部队完成线膛枪的全面换装,同时还可以保证这些主力部队可以持续作战一个月的弹药。

另外粮草这一块,随着新式粮食作物在梁州的推广,梁州地区原本的楚国百姓也过上了吃饱饭的生活,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敢想象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