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中白条都没打一张就拉着十车蚊香走了,走的时候还跟李怀溪约定好明天再来拉剩下的。
李怀溪让他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但他却想第一次就能赚上一笔。
这个想法不是空穴来风,早在李怀溪答应给他做蚊香生意的时候他就在准备了。
县衙有大夏朝的舆图,再结合各地的方志图,赵明中早已规划出了一条合适的行商路线。
赵明中很清楚自己的优势,所以制定路线的时候直接避开了寻常商队为了躲避盗匪而开辟出来的小路,直接走大路,哪里近就走哪里。
但即使这样来回也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李怀溪备下的货多,要是仅凭现有的十辆车的话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把这一批蚊香卖完。
夏季短暂,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行,但现在县衙空虚已经无力再置办多余的马匹和车辆。
为此赵明中又一次找到了县城里的殷实人家,运用从李怀溪那里学来的白嫖思路,东拼西凑又赊了十辆驴车出来。
二十辆驴车加马车价值近三百两,李怀溪那里的货款七百五十两,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赵明中现在对这些一点都不在乎。
他对李怀溪的产品有充足的信心,觉得只要把货送到岭南,定然会毕其功于一役,自己的这些成本回来的同时还能赚上一笔。
李怀溪的东西好,自己这边又有天然的优势,没有理由不成功。
赵明中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官府的招牌,所以出发的时候他把商队打扮的格外招眼。
每箱蚊香都用白纸封了,写上平阳县县衙的名头,包装的板板正正。
衙门里的官旗也让商队扛上一杆,保证让人老远就能看见。
商队一共十个人,赵明中让小叶在库房找了十套崭新的衙役服出来,每个人都换上。
腰刀出发前也都磨利了,要是路上真有不要命的硬上,几个衙役也能有自保之力。
除此之外,领头的梁丰还带有一封赵明中亲自手书并且盖了县衙官印的信件。
县衙人手不足,赵明中不打算让自己人把蚊香运到南地之后就地销售,而是选择对接当地官商,把蚊香贩给他们,这样能快速的把货清掉好赶回来拉下一批。
这封信件能够证明几人的身份,对接的时候也更加方便。
挑了个好日子,平阳县的县衙前,二十辆混编的车队排成一排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