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冬服

可能在德国这简单的棉衣能够保暖,但对于环境温度极其恶劣的苏联来说,这种棉衣包在身上也依旧会让德军士兵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作用很小。

更别提1941年的冬天,苏联冬季温度下降的比往年还要狠上不少。

德军发放的这种临时赶制冬衣的作用就更微乎其微了。

可即便生产出一批冬衣,目前运力爆满的后勤部队能运给前线多少冬季军服呢。

希儿做出了抉择,他要求后勤部队的大部分运力先运送补给,少部分用来运送第一批冬衣运往前线。

在11月中旬过后,后勤部队再主要运送冬衣到前线,这样上半月德军前线能够囤积一批数量不菲的补给,下半月也能提供一批冬衣到前线。

在12月中下旬真正的莫斯科冬季来临前,前线部队应该会有足够的冬衣来用来保暖。

而且往好了想,德军或许在11月结束前就能够兵临莫斯科城下,一举拿下莫斯科,然后士兵们在温暖的房间里取暖,等待后续冬衣的到来。

希儿对于现阶段的德军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十月份,德军就用十天就能推到不到莫斯科300公里的地方地方。

若不是因为泥浆期的原因,德军的钢铁洪流早就一口气冲到莫斯科城下,开始对红场发动进攻。

十一月初就能把象征的第三帝国的丸子旗插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上(理解一下)。

所以没有泥浆期的影响,有着充足的补给,在十一月,德军用半个月时间推到莫斯科城下貌似也不成问题,要知道挡在莫斯科前面的苏军部队数量其实并不算多。

之后希儿要求后勤部队尽力加大运输量,运输次数与运输效率。

德军后勤部门的卡车,军马,火车伴随着命令都开始超负荷工作起来。

为了保证工作效率,后勤部门也向负责开车的司机们分发大批的柏飞丁,让他们保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