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直的,一直能看到好几里外。
路的一边是五村集镇堆满人的集市空地,那偏中间的地方是不少铺子,其余地方是各种卖菜的小农。
路另一边则是以供销社为主的头的一排店铺。
离国营饭店第一家,就是供销社所在的绿色牌子二层楼供销社。
一层楼就是卖各种日用的小店。
往旁边的小店,依次是酒水之类的,直至最后一家是农具店。
农具店的旁边,是个门楣仅一米七左右的低矮房屋。
屋顶肉眼可见瓦片碎裂、不足、破洞,以及长着很多多肉类的瓦花。
瓦花这种东西,很神奇。
一个家里要是有人,这屋子基本不怎么长瓦花。
可要一点人没有,瓦花就会越长越多。
再回头看与供销社呈“T”形排列的国营饭店,其横向是扩展出的各种小店铺,目前这里也是最热闹的,因为卖的东西不要票,品质还高。
如果只有本村的人,那买的肯定不多。
问题是五村集镇依靠运河。
周围那么多人想要买村里买不到的东西,都会来这里。
一到早上,这里人是真的多。
许灼一路走,走到中间的小铺面。
店面不大,里面就一个柜台,几张桌椅,热水瓶搪瓷缸,没别的了。
哦对了,还有墙上的“为人民服务”标语。
这时门口排队的人不少,坐在里头等待的人也很多。
主持店面的人却只有一个——王萱芝。
许灼就站在店外,静静看着,等着。
直到王萱芝给想买肉买布手里却只有粮食或副食品票的百姓们,兑换完所需的票,看着他们一个个高兴离开,松口气,这才上前。
“王萱芝同志,工作态度不错,请保持你的热忱。”
“谢谢许灼同志夸奖和鼓励,我一定再接再厉。”
两人相视一笑,对这种官说官话不仅没有疏离,反而有种亲切。
玩笑开完了,便能坐下来好好聊了。
“你这开门也太早了吧?我记得这不是打投部上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