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参选第85届奥斯卡的消息像是一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经过最开始的激动之后,不少人也冷静下来。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当年不管是《英雄》还是《无极》,冲奥的声势都远超过李瑕的这部电影,堪称寄托了全村人的希望,结果还是失望而归。
华语电影想拿奥斯卡还是太难了,哪怕是李瑕,也只是相对其他导演机会大一点而已,热议一段时间也差不多了。
现在元旦节过完,《楚门》的票房已经来到了18亿,大家还是更关注电影什么时候能破二十亿。
无数人翘首以盼,华语电影新的记录即将诞生。
终于在1月10号这天,《楚门》上映第33天,票房正式突破20亿。
各路媒体第一时间就将早就写好的稿子发出去。
“《楚门的世界》成为华夏电影影史,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的电影。”
“李瑕又将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提高了足足五亿。仅这提高的部分,就是无数电影望而不及的天堑。”
“2012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是180亿,李瑕一部电影就占了九分之一。”
“去年盛唐出品的《寒战》6.5亿,《战狼》6亿,《楚门》20亿往上,李瑕一家公司就占了华语市场六分之一还多的份额。一年的营收超过十亿,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影视公司。”
“经专业机构评估,还未进行过任何融资的盛唐,估值已经超百亿,远超华义为首的三大影视巨头。”
“……”
各种各样的稿子充斥着互联网,每一篇都离不开李瑕和他创办的盛唐。
甚至一些财经媒体也来凑热闹,把盛唐从里到外扒了个干净。
除了电影这个主营业务外,还有被大多数人忽略电视剧、广告、综艺、版权、影院、艺人经纪等收入。
然后他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盛唐这家公司,不是营收超过十亿,而是利润都快超过十亿了,他们还只是粗略估算,真实情况肯定更高。
盛唐一家比华义、伯纳、光羡三家上市公司加起来还多。
李瑕就这么不显山不露水的,将一家小工作室发展成为了影视巨头,最离谱的是他只花了五年的时间。
当这一消息被爆出来后,所有人都傻了。
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他拍的电影上,却忽略了盛唐的吸金能力。
“怪不得他有胆量和三大公司叫板,还扬言要把他们弄倒闭,原来底气在这。”
“此刻我李哥只想对着偌大的华语影坛大喊一声:还有谁?!!”
“李瑕这都不上市吗,照这样的发展势头下去,我都不敢想盛唐的股票会涨成什么样子。”
“……”
除了一片盛赞声外,总会有一些唱反调的来突显自己的存在感。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有人觉得一年挣十几亿很多吧?”
“一群井底之蛙,才十亿就让你们叫唤上了,看看人家好莱坞的华纳兄弟,去年的营收15亿美元,换算人民币快百亿了,这才叫牛逼。”
“就是,也不知道一部二十多亿票房的电影有什么好吹的。
09年上映的《阿凡达》总票房180多亿,《楚门》才刚刚达到别人的九分之一而已,一群没脑子的人竟然高兴疯了,真是给爷闹麻了。”
“《楚门》这部电影真心一般,不过是冲着李瑕和周星池的名头才有这么高票房,换做一般的导演早扑街了。
而且听说电影在北美也上映了,这20亿票房纯属国人自嗨,老外压根没人看。
人家好莱坞大片可是全球都受欢迎,李瑕也就能在窝里横,出了国门一样是个无名小辈。”
“……”
那些但凡见到国内任何一个方面进步,就浑身难受人陆续跳了出来。
用各种方法展示国内电影行业在好莱坞面前不值一提,国内票房再高也是自嗨,拍的电影没有外国人愿意看等等,来打击人们的自信心。
这都是惯用的伎俩了,起手就是国内不如国外。
然而经过李瑕的《生死轮回》《那兔》以及《战狼》的洗礼后,公知那套已经行不通了。
“拿好莱坞比国内市场,咋不拿NBA比CBA?华语电影本来就起步晚,07年李瑕刚出道那年,咱们全年总票房才三十多亿,现在单部电影就能冲破20亿,这叫增量市场的恐怖懂不懂?”
“啧啧,以往动不动就是上下五千年历史,嘲笑人家建国时间还没你们的零头长,现在又找借口说起步晚?幽默老中是会双标的。”
“某些人跪久了膝盖生苔藓,见不得自家孩子考90分非要拿隔壁哈佛学霸比。按这逻辑,是不是得等华语电影拳打漫威脚踢迪士尼,你才肯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还行’?酸狗收收味。”
“切,《战狼》那种小粉红自嗨片能卖六亿,足以说明国内的观影水平有多低下。
《楚门》也就是占了周星池最后一部电影的便宜,不然顶天了十亿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