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贺长亭眉头紧锁,率先跨出一步,神色凝重,拱手谏言:“陛下,臣以为此事断不可行。古往今来,女子称帝,大违祖制。
我朝百年根基,皆循祖宗规矩,若贸然立皇太女,恐天下人非议,动摇国本。再者,公主虽有功劳,可毕竟是女儿身,日后若登皇位,外事繁杂,诸多不便,还望陛下三思啊!”
首辅谢晋安目光坚定,立刻出列反驳:“丞相所言差矣!时代更迭,岂可拘泥于旧规?福喜公主之才,远胜常人,静海镇一役,她驾驭蛟龙,携先进火器,冲锋在前,尽显非凡谋略与勇气,此乃保家卫国之大功。
引入活字印刷术,推动文化发展,贡献卓越。公主身为仙人亲传弟子,机缘得天独厚。
她以降雨符救百姓于旱灾,凭仙法助力战事,更在大皇子、二皇子重伤垂危之际,全力救治,保住皇室血脉。
如今璃尘皇帝、东晟皇帝、西岐太子皆追随公主,这是何等荣耀,又是何等契机!若不立公主为皇太女,一旦他国觊觎,后果不堪设想。有仙人庇佑、公主治理,我朝定能开创新局,走向盛世。”
户部侍郎刘崇山紧接着上前,恭敬道:“陛下,臣附议首辅大人所言。福喜公主的福喜楼,每日进项丰厚,充实了国库,为我朝各项事务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
她献出的高产粮,让百姓丰衣足食,万民感恩。活字印刷术、降雨符,桩桩件件,皆是恩泽天下之举。
公主救治两位重伤皇子,皇恩浩荡,天下皆知。如今三国追随,公主之能与威望可见一斑。如此贤能且身负仙缘之人,若为皇太女,实乃我朝之幸。”
礼部尚书李铭面露忧虑,拱手道:“陛下,封皇太女乃国之大事,关乎礼仪纲常。虽说公主功绩显着,又有仙缘,但此事重大,需谨慎谋划,从长计议,贸然决定,恐引发朝野动荡,还望陛下斟酌。
更何况大皇子、二皇子虽受伤,却仍心系朝堂,在后续事宜中也需考量他们的立场与皇室尊严。如今三国追随,其中利弊更要权衡清楚,不可仓促。”
兵部尚书赵宏声声如洪钟,出列道:“臣支持陛下决定!公主有勇有谋,静海镇之战,巧用仙法与火器,以少胜多,尽显军事才能。
大皇子、二皇子重伤后,公主全力救治,其心可嘉。如今三国因公主追随,这是我朝军事外交的重大利好。